又是打工“潮”起时
十一“黄金周”临近,各种招聘广告又在校园里热热闹闹地贴了起来,同学们也都各自忙着赶场参加各种面试,期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笔者还是想提醒大家注意了……漫长的暑假使一些同学产生了打工的念头。当他们跟着说得天花乱坠的中介进了公司才发现,实际条件跟承诺差了十万八千里。条件差不说,每天的工作量更是大得惊人,最令人不安的是中介居然隐瞒了他们短期工和学生的身份,对于是否能拿到工资更是闪烁其辞。带着满腹的疑惑,辛苦忙碌了两个月,身心俱疲的他们只希望能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至今却仍是毫无消息。“我是再也不敢尝试了!”一位同学满脸无奈地摇头。
类似的事情不在少数,很多黑中介和用人单位都利用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假期求工的急切心理,以预先交付押金、规定超时工作、业绩审查不合格等理由欺诈、克扣大学生工钱。有些人甚至骗到了学校。一位文质彬彬的老者在教室门口找家教。他本人教学生学习方法,家教只需在旁边看着,每天25元。不用自己辛苦去找,报酬高,又轻松,舍友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结果干了半个月却没有拿到工资。“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她有些懊恼地说。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成了某些人诈骗的主要对象。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还是要出于平常心,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