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你心理健康吗?晨光


  在咨询室里,一个模样很好看的女生,很害羞的样子开启了她的第一句话:“老师,你不会笑话我吧?”我看了她一下,平静而温和地说到:“我感觉这个问题你想了好久,其实,你已经有答案了,对吗?”她点了点头:“是的,老师,我相信你。”“谢谢!”我们的谈话很自然的就进入了正题。“我爱他,他也爱我,问题是我要时时刻刻地看见他。老师,你说我的心理正常吗?”
  我的心理正常吗?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问自己:我有心理困扰吗?我们的回答是:有。有心理困扰就是心理不健康吗?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困扰,都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心理困扰是人生的必然表现。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没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问题,而是能够积极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学是以哪些方面作为标准来判定心理健康的呢?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正态分布。这是一种统计学标准,通俗讲就是认为属于多数的就是正常的,即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理与行为就是正常的,占绝对少数的行为心理被认为是异常的。比如,多数人的晚上睡眠是正常的行为,晚上不睡眠而学习,白天睡觉。我们认为就是一种不正常。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存在问题与局限。
  二、社会规范。以通常的社会规范来考察、衡量个体的行为,符合一贯的社会规范视为正常,违背、不符合一般的社会规范视为不正常。如网络成瘾、未婚同居等。有些社会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未婚同居对于青少年是不正常的,而对独居老年人则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生活适应。能够有效地适应现实生活,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正确处理各种生活关系。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都不好,只有自己好的时候,说明生活适应方面存在问题。
  四、心理成熟。身心成熟相当视为正常,身心发展不协调视为异常。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则是不正常的。所以,有与热恋中的人朝暮相处的想法是正常的。
  五、个体感受。个体感受身心愉快,没有巨大的压力、没有焦虑、没有恐惧,自我接纳、自我愉悦,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感受。个体感受具有重要的心理保护意义,它能使个体感到不适应,从而积极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如果自我感受不符合实际,或者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感觉良好就是一种严重的变态了。
  总之,判断心理是否健康,较为复杂。现实生活中,完美的心理与人格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能够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与自己的未来和谐相处,我们心理与行为就会始终处在一个健康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