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黄花偏耐苦中看文史学院 李影


  白驹过隙,光阴飞逝。一年很长,足以让我们淡化伤痛,弥合伤口。一年很短,猝然间的山崩地裂,依旧历历在目。
  还记得那一刻地动山摇,那一刻撕心裂肺,那一刻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但是大地震颤了,我们的心、我们的信念、我们的坚强却安如泰山。寒彻心扉、痛彻肺腑,我们上下同心、彼此拥抱、相互取暖。逝者已矣、生者坚强,我们用团结和奋斗抚慰逝去的生灵。
  灾难破坏了我们的建筑和田地,破坏不了我们的信念和精神。地震震垮了我们的房屋和道路,震塌不了我们的意志和希望。眼中浸满泪水,胸中意念不倒。心痛不能停止,坚强如影随形。
  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果断决策、紧急号令,全国上下齐齐响应。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心系灾区,炎黄子孙人人出力力拔千钧。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像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一样远赴前线,抗震救灾,但是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关心与祝愿!深夜,我们点燃蜡烛,为逝去的生命默默哀悼;拂晓,我们写下心愿,为幸存的同胞寄去关爱;黄昏,我们虔心折叠纸鹤,将心中的期待与祝福一起放飞!
  老师的课件背景赫然显示:“国殇日,重生时,中国挺住”;校园里的献血车前分明排着两列长长的队伍,队列里的同学早已卷起了衣袖;鲜红的募捐箱前,陌生的人们纷纷伸出关切之手,衣物和文具堆积如山;5月19日14时28分,北区广场上全校师生的三分钟默哀在安静中格外漫长。四川震痛,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
  汶川地震留给我们一幕伤痛的记忆,留作一份沉甸甸的记录。铭记伤痛,我们在希望中前行。走过绝望,走出悲恸,走过废墟,走出规划,走过365个日子,走出新的生活。365个日出,我们送出了不止365个祝福;365个日落,我们酝酿了不止365个期待。当草木用翠绿和生机修饰着一年前的伤痕,灾区早已浴火重生、气象一新。灾难不仅带来牺牲和悲痛,也带来了新的创造和构建。在房屋山川倒下的地方,灾区同胞用最顽强的生命姿态站立了起来。
  周年之际,我们把最深切的哀思献给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愿逝者安息!我们也把最真挚的祝福献给依旧奋斗在家园重建一线的同胞,愿所有的人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