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成弘夫
光阴荏苒,转瞬间我已在母校温暖的怀抱里,走过整整三十年的历程了。回眸这段看似漫长但又实在短暂匆匆的时光,目睹母校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点数自己在母校的培育、关怀、支持下,所走的每一步路程,成长的点点滴滴,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声———感恩母校!感谢理解、信任、鼓励、支持我的历届领导,和如父母般谆谆教诲过我的中文系的老师们,以及挚心帮助过我的留校的同学、同事与朋友!
三十年前的今天,是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把我这个在菏泽一中高中毕业后,在农村中小学滚打了十八个春秋的民办教师送进了母校菏泽师专中文系,给了我梦寐以求的深造机会。八零年毕业时,万万没有想到,当时的学校领导,慧眼看中了我这个对绘画有着如痴如醉特殊爱好的、从农村来的学生,把我留校派到艺术系供职(当时美术专业刚刚设立不久,和体育系在一起,叫艺体系)。正是领导的这一举措,给了我一个大好的发展空间,改变了我人生、事业的轨迹。八三年,领导又送我到天津美术学院“全国花鸟画研修班”进修,也可能是机遇或叫命运,当时美院任课的全是院里一流的,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是知名的老教授。通过进修让我大开了眼界,填补了我最缺乏的营养,使我在艺术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奠定了我在以后教学、创作中的深厚根基。我永远感谢党的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感恩母校的栽培,感谢伯乐般地把我留校的领导(尽管我不是千里马)。
三十年中,我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母校里,即使细微的变化,我都历历在目。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的迅速巨变,让人振奋、喜出望外,也为之自骄。因为,这里是我的母校,是我学习工作的地方。翻开历史的页码,学校从只有三座老式红楼的校舍,到楼房林立、布满校园的平坦柏油路、花园式的校园;从一二百人的教职员工,少有且简陋的设备,到今天充裕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教辅人员云集在这里,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投进母校的怀抱。这里,原来是一片荒草遍地、泥泞黄土路的郊野,如今,成了鲁西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大亮点,怎能不让我这个由母校培育出来、且在这里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学子感到自豪!
我深知,毕业时领导把我留在母校,是对我的极大信任和厚望,是支持,也是激励和鞭策。因此,我在高兴的同时,感到背上却是泰山般的重负。特别是派到艺术系供职,更感到如临考场。当时,我虽然在自学绘画,有一定的理论与绘画基础,在菏泽这个小天地里也稍有点小名气,但我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美术教育。现在,要走上大学的讲台,面对的是要受高等教育、渴求知识的学子们,我要给学生什么?我要怎样向母校回报?我真的感到如临大敌,如进考场。怎么办?只有一条路———拼!
学校的老领导和教职员工都知道,留校时和后来的若干年里,我的家境是相当困潦的。几十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七口人,还有几个孩子上学。营养不良,使我的身体憔悴嶙峋,焦黄、干燥的头发都直起来往上长,身上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活像一个泥瓦工。但受过大苦磨炼过的我,一切困难都置之在度外了。我一头扎进自己的事业中去,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去寻觅、去捕捉、去汲取、去装备自己,要用最短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知识上最起码的缺失。于是,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翻阅大量资料,手记心领,写出了自编教材(那时,全省美术专业都没有统编教材),写就了教案、讲稿,画出了一批范画。同时,诚恳地向同事、同行(包括校外的)一切长于自己的朋友请教。也许,是那时夜以达旦的工作、学习,养成了我直到今天好熬夜的习惯。刻苦地进取,舍身地拼搏,赢得了历届同学的满意,也得到领导的认可。记得,从八四年,一位校长和后来的党委书记,曾多次到我住的半截楼(现在植物园后面的那座,当时只盖了东半截)上的房间里找我,做我的工作,让我负责系里的业务或党的工作。我深知,自己是一个书呆子、画呆子,不是做行政的那块料,都一一婉拒了。那位校长最后说:“你既然不愿在系里负责工作,就把业务出色地搞好!”后来到99年,那位校长从济南回来参加建校50周年校庆活动,返回济南后,见校史上也有我的名字和简介(学校当时界定,在教师中只有正高职称的才能写进校史),激动得给我写了四页的一封长信,感到惊讶和高兴。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从没放松在艺术创作中的探求。在天津美院进修时,导师孙其峰先生曾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对于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不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导师的话,铮铮有声,也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为了圆自己的梦,为了充实自己,占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多年来我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长城内外,画了数千张写生稿,其中的苦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历年来,我创作的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界最高权威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大赛,并两次获优秀奖,两次获铜奖。多家权威杂志都报道和介绍过我。入编十几部国家权威机构出版的词典。网上也有上百家网站对我进行介绍。89年12月份,我应国务院办公厅之邀,赴中南海作画,受到罗干、谷牧、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97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在《书坛画苑》专题栏目中,以“山水画家成弘夫”为专题,作了10分钟的专题报道。之后,中央二套、四套、八套共重播了十八次。所以,我顺利地成为了中国美协的一位成员。在校内,我也一帆风顺地通过了由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正教授的职称晋级。
没有党的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没有母校的培养、信任和支持,也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是党、是母校给了我机会和动力,是母校成就了我。十几年前,南方曾有五家高校多次与我联系,想高价聘我到他们学校任职;曹州书画院也一再邀我去他们那里上班。但母校之恩不可忘,母校的厚托不可背,都被我断然拒绝了。母校的迅速发展,我为之自豪,我仍将以我的余力和实际行动,继续回报母校,为母校争光。
来自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的校友们:你们很幸运,有了我们那时想象不到的优越学习条件和环境,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吧!让我们一起,为母校、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也为自己,拼搏吧!未来属于有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