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毕业生就业五步进行曲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如果顺利,从求职到最终落实单位、办理派遣手续,毕业生们要经历漫长的九个月才能正式开始工作。确定就业意向、网上签约、报到派遣、户口迁移、档案关系、劳动合同、上岗见习、转正定级等等这些与毕业生息息相关的“名词儿”,对于即将要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多少还有些陌生。如何应对就业风险,尽快锁定工作目标呢?不妨从以下五步开始具体操作。
第一步:明确目标———找单位1.多渠道搜索信息。每年11月开始,各大企业开始陆续进入校园宣讲,各类招聘会也集中举办,此起彼伏。应届毕业生可多关注学校就业中心网站、各类招聘网站、各类人才交流市场、校园招聘会、企业校园宣讲会、报纸招聘信息、通过熟人推荐等渠道搜集招聘信息,了解用人单位背景和需求。
2.简历不要太长。很多毕业生拿着厚厚的简历递给用人单位,有的简历甚至附上自己的论文。在招聘旺季,每家用人单位都会收到几千份简历,工作量非常大,特别厚的简历根本没有时间看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基本上都没有工作经验,学习经历都差不多,只要在简历中写明所学专业、应聘部门或职位、在校期间曾经参加过哪些实习或兼职活动,再附上成绩表就可以了,一般不要超过两页纸。
3.笔试面试闯难关。笔试主要是对毕业生工作能力进行测试。一是专业能力测试。如毕业后从事行政管理、秘书方面的工作,文字能力的好坏至关重要,因此有的单位要进行笔试。笔试前最好看看应用文写作一类的书,对各类应用文体的格式心中有数。二是综合能力测试。这是对毕业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面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测试。此外,专业技能、英语水平测试也较常见。面试是整个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成败均决定于面试时短短一瞬间的表现。准时到达,包括预先给可能发生的意外留下时间。面试时留心身体语言,尽量显得精简、有活力、对主考人全神贯注。尽量少涉及薪酬之事。
第二步:网上签约———别忘记在应聘成功之后,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后,需要与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完成网上签约,这有利于法律的保护。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会在7月之前完成就业协议的签订。
第三步:领取《报到证》———去报到每年从6月底开始,就到了毕业生集中派遣的时间。学生可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办领取《报到证》,按照之前签订的网上就业协议,需要持《报到证》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再到用人单位报到。很多学生不清楚《报到证》的作用,一些学生毕业生几年后又回学校找《报到证》。《报到证》丢失以后很麻烦,虽可以补办,但需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精力。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对《报到证》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步:我的档案———谁来管毕业当年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接收单位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有人事自主权及档案保管权的单位,办理档案时会比较省事,其档案可由学校直接转给接收单位人事部门。毕业生的接收单位为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没有人事自主权的企业,各单位一般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将毕业生的关系档案交由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代管。毕业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将直接派遣到各毕业生生源地人事局及教育局,毕业生的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落户。
第五步:签订就业劳动合同———很重要办理正式入职手续后,毕业生应与用人单位签订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义务构成。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所以毕业生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包括:有效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同时单位是否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这些都应该在之前与单位协商好,并在劳动合同中清楚标明。
温馨贴士:
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何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列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等。
其作用为: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办理户口迁移、落户手续的凭证;干部身份证明;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如报到证遗失,应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在当地市级日报上申明作废,然后由学校上报省级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予以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