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爱洒三尺讲台 情牵莘莘学子——记荆门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
艺术学院李芳老师

   

                              ■学生记者  龚里城

    “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科研能力强,上班按时,与同事关系好”这是师生对艺术学院李芳老师的评价。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治学严谨、潜心育人的好老师。李芳老师曾先后获得湖北省首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演出指导教师奖、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湖北赛区)指导奖、荆门市象山文艺奖之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其作品《一盏灯 》获词曲创作研讨会一等奖,作品四重唱《小女婿》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群星奖金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大奖。
              三尺讲台:成就梦想
    “没有听过李老师讲课那是一种遗憾,他为人和蔼,能够让你潜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听他弹钢琴,你会感受到优美的琴曲与你并不陌生,如饮甘醇,令人陶醉。感觉那就是一场艺术的盛宴。”艺术学院08级音乐系小周这样对记者说。
1998年6月,年仅24的李芳老师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毕业来到我校音乐系任教,这圆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梦想。他深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把课讲好,让自己的课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的心能留在课堂。在平时,他主动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刚开始的几年教学中,他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并不怕,认真钻研、克难奋进,始终把教学放在工作首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李芳老师善于将科研思路、方法引进课堂,实践教研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他经常将自己的休息时间用在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中。多年的磨练,李芳老师在音乐理论上有专攻,在钢琴教学中也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学生。这寄慰了他三尺讲台的梦想。
             关爱学生:春风化雨
    “李老师始终用一颗真挚的心关爱他的学生,在他的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别,他总是春风化雨,滋润你的心田,让你在自卑和困难面前抬起头,重新找回奋斗的目标。我进大学那年正好是我校两校合并的时候,条件不好,我钢琴基础差,李老师就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帮我补习高中的课程,经过一段时间补习,我的成绩突飞猛进。”艺术学院07级音乐系小王同学很感激地说。李芳老师把真诚融入到学生工作之中,成为学生最信赖的朋友。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李芳老师善于帮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在学校办学艰苦的时候,他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创造条件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曾带队到校外演出,深入荆门福利院、居民社区,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节假日,李老师常常会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还利用网络QQ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问题,与学生谈心或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解决,帮助、鼓励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教务科研:夯实创新
    “李芳院长对科研的那种认真执着和夯实创新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激励着我,对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更是毫不保留的为我提供帮助,他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榜样和支柱。”一位和李芳共事多年的教师说。自1998年李芳老师入校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站在教学的第一线上,不骄不馁,扎扎实实的进行着学术研究。李芳不仅在演唱和教学上成绩斐然,还特别注重音乐理论的研究。他不断总结音乐教学和实践中的经验,编写了教材,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2005年3月主编《音乐欣赏 》教材,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论歌唱中情感和技巧的统一》于《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7期 ;发表论文《浅析马思聪《汉舞三首 》的和声技法特点 》于 《科教文汇》2007年第8期;发表论文《歌唱的不良心理及矫正 》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发表论文《谈合唱音量的协调统一 》于《科技信息》2007年第20期 ;发表论文《通俗歌曲演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于《科技与企业》 2007年第6期;发表论文《新型声艺术的教学理念及构建》 于 《素质教育论坛》2007年第12期。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李芳老师认真钻研业务,严格执教,追踪学科前沿,讲究教学方法,把传授专业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2001年他成功举办了声乐教学汇报音乐会。在湖北省第一届大学生文艺汇演中,李芳老师指导的大合唱《布谷鸟叫了》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湖北赛区)的比赛中指导的男声四重唱《芦笛》获金奖,大合唱《黄水谣》获金奖,小合唱《猜调》获银奖。
               为人处事:行为世范
    李芳老师很注重学习,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他善于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利用合理的方法去化解同事之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在教学上,李芳老师从不摆架子,主动与刚来的一些年轻教师沟通,主动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生活、教学上的困难。当前,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李老师就用自己的办公室给学生做琴房,在他的办公室常常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耐心指导学生。在课后他定期给需要辅导的同学补课,让他们度过学习和心理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