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激扬青春年少





  中国青年向来不缺乏激荡的胸怀,中国青年向来不缺乏果敢的作风和革命的精神。
  1999年的五四运动就是中国青年在历史上写下的极深刻、极醒目的一笔。五四运动的主角是中国的青年学子们,他们立志救国、不惧艰险,他们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进步的、激进的集体,同时也传播着中国最新、最先进的思想。五四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同时也加快了中国觉醒的脚步。
  然而,中国青年们仅仅在五四运动中才体现出如此重要的作用么?不止,当然不止。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许多重要人物都是在青年时代便展露其思想光辉。如屈原,青年时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内政外交中均加以改革;如孔子,20多岁博学好礼,在当时纷乱的社会状况下提出以礼治国的思想;又如王安石,青年为官时便认识到宋朝国贫的根源,从而力求变法。青年人受到固有思想的影响不深,他们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思想和信仰诚挚单纯,为实现理想甘愿付出许多,乃至自己的生命;他们有足够的热情,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和验证想法。这些是青年的特质,正如毛泽东的词里写的那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有人说当今的中国不是一个产生大家的环境,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当今中国青年的一种担忧。然而,今天的中国青年并不缺乏理想与热情,他们完全可以承载人们的信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无疑是志愿者的身影。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大多是大学生,他们的热情、真诚,他们的团结、自信,无不表明了他们自身的优良素质,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当我们把奥林匹克梦想变成现实之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或许现在的青年们没有像五四那样轰轰烈烈的作为,然而在这样的和平的年代,就是这样的平静中,每当国家、社会需要他们,他们总会纷纷站出来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无论是五四运动的轰轰烈烈、影响深远,还是奥运志愿者的温暖热情、默默奉献,青年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加美好。我不敢说当今的中国青年能不能出大家,但是我坚信他们定会不负众望!
  青春年少时,正是胸怀激荡的日子。循着历史的脚印,仍可察觉五四运动留下的痕迹,它是一条标语,指引着我们,又像一句铭言,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