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峰,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我院前身之一)的首届学生,自由职业艺术家。首届学生赠送母校雕塑作品“无限”设计者。一条艺术的信息带“无限”蕴藏着无限的回忆,无限的情谊,无限的希望,包含了无限的过去与未来。“艺术家的生涯是条‘不归路’,艺术就像过河一样,有多少人看着彼岸的美丽风景,但一万个人里有9999个人会淹死在河里。而我是幸运的,我成了一万个人中侥幸存活的一个。”陈峰用过河形容他的艺术生涯。
光光的脑袋,大大的胡子,加上高傲不羁的性格,与电视剧里的艺术家形象极为吻合。陈峰的朋友这样形容他:很潇洒,就像他的画一样自由。记者在采访陈峰时觉得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能说。人很直爽,丝毫没有架子,说话诙谐幽默,让人感觉特别亲近。
叛逆过,但我依旧感激学校俗话说“十才九怪”,陈峰亦是一个“怪”人。无拘无束,豪爽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所特有的性格。他可以用“想当年,她也是个狠角色”来形容他敬仰的童敏华老校长。他可以热情地向大家讲解“无限”的设计理念一遍又一遍,却拒绝不必要的寒暄。
他是个爱好艺术的人,却阴差阳错地进了电子班,但是他的心中依然只有艺术,执着于艺术,对于他的学生时代,他用“我是一号叛逆王”来形容。他除了英语,其余没有一门功课是及格的,最低的分数只有10分。他还时常因与校纪校规背道而驰,被当时院党委书记韩晋坤罚写检讨。如今的他对于以前的“放荡不羁”,以及一切的惩罚都只有一笑了之。但对于他的恩师王兴廉所讲的故事却依旧铭记在心。他说:“是飞行员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知识,知识不是想学就学,现在不用就不学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真正开始学习艺术以外的知识。他感激学校,感谢老师,“学校教育做人做事的道理,特别是科学思维方法,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素质是学校培养的。”艰难过河25年艺术是一条河,陈峰说在过河的几十年里,必须忍受无人理睬的孤寂,度过囊中羞涩的痛苦。他也曾在半途因为生活而从事教育工作。最艰难时一天只用两个菜包打发自己的胃,而且一吃还是两个月。在大多数同年人都在生儿育女时,他还在为吃饭而奋斗。但无论生活再艰难,他也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凭借着一股对艺术的热忱与执着,靠着自身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信念度过这些“粉碎性”的岁月。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慷慨赴死,哪怕只剩下一分钱,精神也不能倒!
多少个艰难困苦的岁月,多少个落寞苍凉的夜晚,多少个穷途末路的无助,终于有能力开办画展了,但又因为不是艺术毕业生而无力在国内办画展,只能几经周转远赴澳大利亚开办首次个人画展。可喜的是在画展开幕式后半个小时,45张画作便售出28张。此外,澳大利亚州长,电视台都闻讯过来观摩,采访。这一次他终于感到了些许欣慰,尝到了国内从未得到过的“英雄不问出处”的快意。同时,他也得到了在澳大利亚各个大学讲学并到处旅游的机会。
百分百纯色艺术家陈峰的艺术生涯渐渐步入坦途。他卖出的画作最高可达50万人民币。而且还于今年4月28日在宁波美术厅3号厅举办了个人画展。不仅如此,他还是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的策划人之一。对于设计与艺术,他说:“艺术家要掌握的东西很简单,只要有基础知识,再加上信仰和意志。而设计师,知识量就大了。设计可以随时赚钱,而艺术只有成功后才值钱。
陈峰在画画的时候从来不调色,绝对是100%的纯色,就好比他做专集时,要求总是很高,要求到最完美。对艺术的执着,对艺术要求的100%,对艺术个性的张扬,这就是陈峰,一个100%纯色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