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 越 发 展 的 “ 九 个 标 志 ”
岁末年初,笔者采访了重庆文理学院院长孙泽平。他以学校发展的“九个标志”,诠释了文理学 院 今 天 的 发 展 态势———第一个标志是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合校升本初期,在校学生人数仅为4000多人,现在达到了14000多人,增加了10000多人。
第二个标志是办学条件走在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学校拥有红河、星湖两个各具特色的校区,校园占地1921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755万元,纸质图书136万余册。基本办学条件所有指标均超过教育部颁布的综合类普通高校办学条件的评价标准。
第三个标志是学校生源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新生报到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100多人,本专科没有补录现象,且生源质量高。
第四个标志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成功。学校以教育部规定的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最高等级“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第五个标志是参加教育部新一轮“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教育部在全国200多所院校中只选了4所学校参与该项研究,重庆文理学院任第二课题组长。专家们说,“选择文理学院,就因为他们是做得最好的”。
第六个标志是三项代表性成果值得称道。2005年,“高校‘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成功入选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园林专业成为2008年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三大标志性成果在全国近1000所本科院校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第七个标志是院士落户重庆文理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已正式受聘为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兼战略发展顾问,主要指导该校战略发展及学科建设等。目前,涂院士已为学校做了大量咨询工作。
第八个标志是国际合作办学取得突破。学校正在启动2+2合作项目,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实行双方互认学分等,以多种形式联合培养学生,为学校教师出国培训搭建平台;学校与马来西亚泰勒大学开展酒店管理项目培训;与韩国、法国相关高校开展专升本项目合作等。
第九个标志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专任教师从512人增加到770余人,正高级职务人员从21人增加到7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从4人增加到20余人,硕士学位教师从85人增加到390余人。
升本7年来,重庆文理学院抓条件,立规范,求质量,上水平,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九大标志性成绩,让重庆文理学院走在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成为同行赶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