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这一天,不仅仅是护士节护理学院举办“天使之声”文艺晚会



展示汶川地震救援的舞蹈《坚强》 顾娜/摄


  本报讯 5月10日晚,由护理学院主办的“天使之声”文艺晚会在江宁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文艺晚会由欢乐之歌、天使之城、希望之翼三篇展开:从歌舞到小品,从T台秀到英文剧,从诗歌朗诵到舞台剧,表演形式多样,给观众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
  今年的“5·12”已经不仅仅是国际护士节,又被加上另一层深意———对四川汶川地震逝者的深沉哀思。特别节目诗朗诵《五月的印记》和舞蹈《坚强》把大家引向去年的此时,护士奔赴灾区,用坚强战胜灾难,用爱心温暖灾民的场景。
  护理学院特别邀请了四位去年奔赴四川灾区第一线的护士介绍当时的工作体会。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潮欣畅是第一批前往灾区的医护工作者。在灾区护理伤病员,往往跪在地上要跪一整天,站起来膝盖都肿了。“有位女青年被送来时已经奄奄一息,最终没能存活下来。我们要让爱永驻,让她安详地‘走’,我们帮她换好衣服,梳好头发。”她说,“记忆深刻的是一位92岁的老人在灾区化缘鸡蛋,然后煮熟送往医疗工作站,我们与病人同吃百家饭……”
  外科护士长曹琳也是第一批前往灾区的,她是在震后第二天带领80后的几位外科护士前往的。“在那儿,我的视线总是泪水模糊的。看到老百姓住的地方,心情很沉重……”曹琳讲述,每天都有解放军送来很多伤员,最多一个小时送来80个,她们为伤员清伤、换药、输液、喂饭。
  王兆霞是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神经科的护士长。她回忆那段齐心协力抢救灾民:两天两夜七名队员未合过眼打过盹,无水无电一天一袋方便面一瓶矿泉水的艰苦生活时仍深有感触。“我被灾区人民所感动。希望不管是活下来还是没活下来的人都能够生者坚强,死者安详!”
  第二批前往灾区参与救援工作的王琰是江苏省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14号从前方传来缺少ICU护士,我们两小时准备,奔赴灾区,14号夜晚进入绵阳,入住520医院。从晚上到早晨,一直在做手术。”,王琰老师回忆,“17号要求撤退,可是大家却都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留下’,这不是一句口号,真的是共产党员都这样说……”据王琰介绍,她丈夫至今还在灾区援建,她希望他能够早点结束工作回家。她感慨地说:“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