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四川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胡益平 霍  巍 唐宁九 肖  旭 张晓远 章  为 朱  华
二等奖:贾绍芝 雷丽敏 林  琳 童冬梅 王  红 熊淑华 徐  正 严  华
       羊裔明 杨春蕾 岳利民 张纪平 张英敏 
三等奖:陈  钢 付其林 何  跃 李柄法 李  宁 米  征 钮  海 冉  蓉
       唐  琳 田  玉 万  智 王  东 王东杰 易美桂 周  毅
组织奖:文学与新闻学院 政治学院 化学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华西临床医学院

贾绍芝 电气信息学院
教学理念:良心产生责任心
    我的教学观:教师如何上好基础课,特别是长期上好基础课,真真正正靠的是良心。良心产生责任心。有人说教师干的是个良心活,特别是基础课教师。教学内容每年变动不大,要应付,一教(教案)终生并不是不可能。但每一次开课前,我都会花时间翻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改案例,改表述方式,根据学科的最新进展适当加入新的内容。即便是内容没有变化,我也会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特点:教书不忘育人
    我的教学经验:课件包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课间、课余与学生充分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不忘育人,将育人融入教学的进展中;责任感强,心中有爱,教学中富有激情,以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注重与学生互动,注意根据学生的现场反映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杨春蕾 生命科学学院
教学理念:灵活多样 事半功倍
    我的教学观: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研究和分析自己所讲授的课程的特点和所教授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在比较少的学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启发。教好一门课,而不只是教好一本书。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只是知识本身;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等方法。
教学特点:学科交叉 自主感悟
    我的教学经验:教学中,讲求“知识、能力、技巧”的链接。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处理得当;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汲取最新信息,不断调整思路,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能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不断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精神饱满,语言生动、娴熟,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突出;充分发挥先进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其在与学生进行某个主题的讨论或回答学生的提问的时候;充分发挥个人的授课艺术。

雷丽敏 外国语学院
教学理念:让课堂动起来
    我的教学观: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动起来,老师像一个导演,而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我需要来自学生的反响,这让我心里觉得踏实。把同学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剧场里的人全都融进规定情景,一场戏才能被共同创造完成。让课堂动起来不需要作秀式的夸张,只需要从热爱这份工作开始,让笑容从心底自然流出。如今的课堂动不动就是多媒体,有声、有影、PPT……但别忘了,任何外在的工具都不过是一种辅助,你才是互动与交流的主导者。
教学特点:调动情绪 独立思考
    我的教学经验:善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由点到面,发散开去。通过讲解、诘问、讨论、互动等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注重从文学批评和文化异同的角度来对所涉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授课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善于调动学生情绪,课堂气氛活跃。

林琳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教学理念:虚心学习,教学相长
    我的教学观: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师说”中这句话的体会尤为深刻。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无需思考,这样在课堂很难得到学生的喜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向我的学生学习,他们的一些观点、一些建议很可能就成为我改进教学工作的关键。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观点新颖,这让我在课堂上受益匪浅。
教学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的教学经验:我不愿意仅仅扮演知识的传递者,我更愿意成为学生们的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人,一位和他们一起寻找真理的人,正是这样,我的课堂不再是单一的填鸭模式。我和学生们相互提问,相互回答问题。通过读教材、读参考文献,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一起得出最后结论。这样的互动教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我在与学生交流沟通良好的氛围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童冬梅 化学学院
教学理念:手段多样 及时反馈
    我的教学观:重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要取得学生的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适当的教学反馈机制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直观。在课堂教学时结合黑板板书,可以对学生产生一个新的刺激,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特点:内容丰富 确保有效
    我的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黑板板书相结合,保证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生动直观。课件制作细致、精美。课前将课件文字稿交给学生,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成为一个记录机器,而不能积极参与思考。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手段,建立适当的教学反馈机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王红 文学与新闻学院   
教学理念:做学生的守望者
 我的教学观:没有激流飞瀑,没有险滩陡弯,站在讲台上,我的21年就平平静静地流去了。21年,在我眼前晃动的永远是一张张青春飞扬的面孔,带着未褪的稚气,带着故作老成的矜持。我永远面对着逼人的青春。21年,数千学生象一条唱歌的河流流过我,流过我的始终是最年轻最美的河,我则是伫望于河岸的一棵树,守望着,直到永远。感谢上苍,让我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愉快工作了21年。时光的水流虽流去了青春,也洗去了浮华,宁定了躁动,过滤了喧嚣,留下淡定从容。做应当做的、能够做的事,诚实地、快乐地工作和生活。除此以外,还需要什么呢?幸福,很简单。
教学特点:始终将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的教学经验:爱学生,爱教学,对工作不仅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倾注感情。弘扬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知识,更学做人。对工作无分课堂内外,对学生无分选课非选课、校内与校外,任何时候将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熊淑华 电子信息学院
教学理念:以人为本,锐意创新
    我的教学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走上“三尺”讲台,总是充满着活力,洋溢着激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敬业精神。以人为本,锐意创新。始终坚持以学生成才为中心,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激发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真诚交流,注重反馈。和学生如朋友一样真诚交流,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老师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满载着收获。
教学特点:双语教学 注重引导
    我的教学经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把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双语教学中,形成了有特色的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小组专题报告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讲授条理清楚,强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赏识性”教育理念,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小组专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科技文献、分析实际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

徐正 华西药学院
教学理念:着眼未来 自主学习
    我的教学观:指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今天在学校或课堂学到的知识明天就可能过时,未来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独立获取乃至创造,因此作为教师要着眼未来,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介绍为本门学科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并培养一种批评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特点:启迪创新 快乐成长
    我的教学经验:药物化学课是药学生从化学、生命科学进入药学专业课的桥梁。在该课程教授时注意与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联系。对众多的知识点精心处理,明确知识的逻辑联系、条理清楚,强调典型药物和药物结构类型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会学生读书。课程中结合药物发展的介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案例讨论,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教学艺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并在快乐中增长知识。

严华 电子信息学院
教学理念:多给学生一点幸福感
    我的教学观:我非常喜欢看《百家讲坛》的节目。我时常想,如果老师们能够讲得如易中天、王立群教授那般精彩的话,学生该是多么幸福啊。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一种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任教老师,我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给学生多一点这样的幸福感。
教学特点:生动活泼 确保有效
    我的教学经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易于理解;突出可重复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将多媒体课件、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上传到网上,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在网上下载课件后阅读,加深理解。有什么疑问或建议,可以给我留言或给我发E-mail联系。“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这是对教学方法的一个精辟总结。学习归根到底要靠学生自己。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逐步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羊裔明 华西临床医学院
教学理念:德高为范,业精为师
    我的教学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但她更多是一种责任与鞭策。德高为范,业精为师。为人师,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以崇高的师德去感染学生。师德既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她给我许多激励、成就感和一生的追求;我热爱我的学生,因为他们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与他们在一起,使我觉得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教学特点:以“四心”做好教学
    我的教学经验:以“四心”做好教学,即高度的责任心、备课精心、对学生富有爱心和对授课富有热心。授课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向前看,瞄准学科前沿;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师生的心灵碰出耀眼的火花;使课堂的讲授成为催化剂,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成百倍、千倍的放大。每次上课末尾的总结必不可少,用它把讲课推向最高潮。

杨春蕾 生命科学学院
教学理念:灵活多样 事半功倍
    我的教学观: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研究和分析自己所讲授的课程的特点和所教授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在比较少的学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启发。教好一门课,而不只是教好一本书。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只是知识本身;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等方法。
教学特点:学科交叉 自主感悟
    我的教学经验:教学中,讲求“知识、能力、技巧”的链接。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处理得当;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汲取最新信息,不断调整思路,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能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不断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精神饱满,语言生动、娴熟,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突出;充分发挥先进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其在与学生进行某个主题的讨论或回答学生的提问的时候;充分发挥个人的授课艺术。

岳利民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教学理念:所有的付出终有所值
    我的教学观:只有课前准备充分,对所教授的内容十分熟悉和深刻理解才可能有课堂上讲解的自然流畅、深入浅出;只有充分掌握现代的技术手段,才可能使课件制作的更形象生动;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才可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的热情。所有的付出终有所值,我相信,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播下的知识种子一定会在将来收获希望。我们今天的辛勤工作一定会成就明天一大批医学的栋梁。
教学特点:充满激情 深入浅出
    我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认真对待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将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课前认真备课,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充分熟悉并深刻理解讲授的内容。课堂讲授充满激情,深入浅出,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将科学史话及科学研究的进展融入其中,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问题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追求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纪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学理念:善学者才能成为善教者
    我的教学观: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科学,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是艺术,就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活力。作为教师更需要默默无私的奉献,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影响和感染学生,营造一种互信、乐学的氛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善教者,更要做一个善学者,唯其是善学者,才可能成为善教者,也许这才是我们教师最应具备的本质特点。
教学特点:注重细节 关爱学生
    我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教学中应通过严密的逻辑性使学生体会和领悟到科学之美;而在课件制作上,文字叙述要尽量简练,仅需显示关键词和重要结论,避免屏幕上显示过多的文字,造成学生视觉疲劳。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汲取最新信息,不断调整思路,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

张英敏  电气信息学院
教学理念: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我的教学观:要有敬业的精神。一个好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力争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要有广博的知识。把一些最新的资讯和课本知识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讲解更加生动;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能使学生听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这样就能使他们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今后上专业课时得心应手。要有高尚的人格,好教师应从自我做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做出表率。
教学特点:引导参与 注意衔接
    我的教学经验:教案制作精美,例题典型;课堂讲解清楚流畅,语言简练,叙述条理分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板书相结合,讲课时在黑板上列出主要知识点以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有时额外补充一些例题等;采用启发式教学,在重要知识点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师生互动良好;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和总体结构,注重前后课程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