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问诊就业难现状 理性透析获良方





  4月18日,湖南省2009届大学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供需见面是在金融危机就业难大背景下,近几年我校为促进毕业生就业举行的意义与规格最大的一次招聘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325家企业来我校招贤纳才,提供了5229个就业岗位,在危机与机遇面前,我们应如何把握,在供需见面会上我们试图找到破解“就业难”的良方。
  低姿态,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择业选择国有大中型、东部沿海企业已成为主流就业趋势。在供需见面会现场,中国电信等单位招聘台前人群爆满,但县级中学和民办单位前却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毕业生不愿意去小城市、农村就业,不愿意从基层做起,造成的局面就是一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业不就),而一些企业单位招不到人才。
  对此,我校副校长龚作奇表示,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向基层,到中小民办企业、到农村、到西部边远人才需求大的地方去,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方能摆脱有业不就的就业瓶颈。
  在原本冷清的贵州施秉县高级中学招聘点,内蒙古民族大学高同学顺利与这家新办的西部民办中学签定就业意向书。高同学说:“西部在发展中需要人才,而有些大学生总盯住发达东部沿海地区,结果挤破头也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虽然西部环境较为艰苦,但在西部能磨练人的意志,同时提供较为优越的条件和较大的发展个人空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能找到这份工作还是比较知足的。”
  市场需求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顺利就业是供需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在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同时,招聘方的人才需求同样不容忽视。
  什么样的人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湘电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我们首要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其次是他们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我们集团对人才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招聘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在校期间有独立完成项目经验的实用性人才。应聘者还应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和职业操守、成熟的个性与诚信。”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负责人普遍反应: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基本符合需求,但是在综合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却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现在大学生是很多,但我们真正需要的,符合我们要求和标准,素质高的人才则相对较少。”作为我校长期合作伙伴,湖南金健米业集团王先生说,毕业生的知识面需要拓展,有的应聘者对考试不涉及、很基本的书籍和知识则很少涉猎,比如办公室礼仪、商务礼仪、普通话等等,这些都是公司职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很多来应聘的学生成绩是很好但其它的素质并不高,基本的谈话都存在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而不单单是读书好、成绩好的人。
  高就业率有赖于科学人才培养与有力就业措施的实施本次供需见面会提供就业岗位5229个,企业岗位3556个,教育类岗位1673个,其中教育师范、营销、服务等行业提供较多就业机会。而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提供岗位数相对减少,今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由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就业方向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金融危机对机械学院学生就业带来一定冲击。但今年机械学院依然保持高就业率,机械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洪表示,这得益于专业本身定位于应用型的优势,就业需求面广外。在人才培养上,机械学院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属于典型的技能型人才,正为市场所需要,从而保证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高就业率。此外,机械工程学院自主采取相关促进就业的措施,充分发挥学院老师以及往届优秀毕业生的作用,利用其社会资源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和应聘技巧指导,良好的就业教育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了基础。
  在毕业生就业的复杂体系中,就业观念,市场需求,促进就业的机制与体制也许不过是冰山一角。然而我们力图寻找解决病症的良方,并能从成功的经验中得以启发与思考,坚定了克服就业难的信心与勇气。据组委会介绍,截至4月18日下午3时,经过双向选择,有2764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60人当场签约,获得了实际成果。通过此次供需见面会,在毕业生认清形势、完善自身,企事业单位结合毕业生情况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政府大力促进就业的情况下,相信更多的毕业生能顺利就业,走上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征程。
  (杨婷婷 许静文 李沛燕 赵梦玲 折江虹张亚芳 陆琴 郑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