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须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源于科学发展观本身是政策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理论。大学生作为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地审视自己,扬长避短,实现个人的自觉、全面、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觉悟,指导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首先,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一是指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二是指要把自身发展置为当代社会发展之中,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三是指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成员目标与发展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进程中使发展目标更加具体而丰富,形成自觉发展的习惯。也就是说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其次,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社会的一切离不开人的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无数个人的发展而体现的。人是具有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统一体,人的多种属性意味着人发展的多种需要。而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基础上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即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可见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与手段,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人的价值。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同时,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这包括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总之,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