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清华精神 迎接百年校庆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二场论坛举行
本报讯(记者邵默)4月14日下午,一场以“弘扬清华精神,迎接百年校庆”为主题的论坛在主楼举行。这是由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第二场全校性解放思想大讨论。校党委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胡和平,校党委副书记韩景阳,部属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第二工作组组长卢铁城、副组长黄百炼、成员邓益,以及学校部分院系和机关部处负责同志、国家级教学名师、工会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教师、离退休教师、在校学生代表60余人参加了论坛。
会上,百年校庆筹备办公室主任白永毅首先介绍了我校百年校庆的筹备情况。随后,与会代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如何进一步弘扬清华精神、迎接百年校庆这一主题,就总结清华大学的办学经验、百年校庆的定位和目标、筹办理念和主要内容等话题解放思想、充分发表意见,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具有优良的大学精神和先进的大学文化,是世界上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大力弘扬以清华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巨大精神动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迎接百年校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我们要继承清华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凝炼清华精神,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工作迎接百年校庆,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为清华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原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发言中指出,我们举办百年校庆,要以科学的理念来指导。清华百年的不平凡历程,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典型意义,需要很好地加以总结和认识。谈到校风问题,他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只靠“行胜于言”是不够的,清华精神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还应该很好地弘扬和发展,应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清华人在道德思想、道德境界上要不断求新;在学术、事业上不断创新;要肩负起“人文化成”的责任,大学作为文化高地,要对社会产生引领作用。
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精仪系教授申永胜简要回顾了清华充满华彩的三个时期:西南联大时期、“文革”前17年、改革开放30年。他认为,清华之所以能在此期间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拔尖人才,一是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二是勇于担当起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重任,在国家民族重要发展时期发挥作用。谈到师资队伍建设,他主张既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更要立足于自己培养。西南联大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机械系主任曾攀通过两个实例讲述了传统工科的人文思考,并用“上善至清,行健於华”概括清华科学、奉献、坚韧不拔的作风。教育研究院李越教授结合专业研究,阐述了对清华精神的理解及对办学理念的思考。他认为应把 “唯实唯新”作为清华的办学理念。所谓“唯实”,是唯国家发展与战略需求之“实”,唯真理探索与人才培养规律之“实”,唯学校发展时机和实际之“实”,唯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规律之“实”。
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第二工作组组长卢铁城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的发言,对代表们的意见表示赞同。他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