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弱
最近,有专家根据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总结出荆门在中国历史上若干个“中国第一”。如中国第一县——权县;中国地下第一思想宝库——郭店楚简;中国第一个出土的法律文书——包山楚简里的“无罪推论”理念的文字记载;中国第一幅连环画——迎宾出行图;中国第一孝子——老莱子等。提出发展荆门文化旅游产业,应突出荆楚文化品牌,旅游主题形象可定位为:中国楚都,九派源头。
但是,客观地说,我市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还未真正发挥、体现。打造荆门旅游的品牌和主题形象,还是要另辟蹊径,从文化资源开发入手,整合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旅游,走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路子。笔者认为,发展荆门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打荆楚文化牌,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如果从景区开发的角度,可以从以下五个产品入手:
一、全力打造“楚文化旅游”品牌。炎黄文化、中原文化在旅游开发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吴楚文化在旅游开发上也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体系,唯独荆楚文化在楚天大地还没有真正成熟的旅游产品,市场是需要这样一个楚文化品牌的。从荆门自身条件来讲,我们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山楚墓群号称“楚文化的地下宝库”,仅 是一个包山大冢和郭家岗几个抢救性发掘的墓穴,就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化,其中不乏象楚简、湿尸之类国宝级文物。这里除了文化品牌外,还有良好的农林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文化观光考察和休闲旅游。荆州市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正在进行纪南故城和八岭山楚墓的大规模项目开发,力图打造一个大型楚文化旅游产品。在沙洋纪山,不少投资商也有在这里投资开发“纪山楚国城”项目的意愿,文物保护和土地征用问题是制约项目开发的主要因素。如果在现场无法进行一定强度的开发,也可以考虑择地复制建设一个大规模、高品位的“楚国城”项目,努力抢占先机,将其打造成为全省、全国楚文化旅游的品牌。开发楚国城项目,必须学习杭州宋城、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封清明上河园的现成经验,尽可能地真实再现历史,注重景观仿真与文化内涵,强调游客体验与项目参与性,使其成为一座有活力的仿古街区,避免走入僵硬牵强和“四不象”的死胡同。总之,要努力通过这一系列项目,让荆楚文化成为荆门城市和荆门旅游的品牌,让荆门“楚国城”成为荆楚文化的标志性产品。
二、在凤凰旅游城建设“城市客厅”。旅游专家们对凤凰旅游区良好的资源基础和优越的城市区位赞不绝口,一致认为可以将其打造成一处集合旅游观光、商务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咨询服务等多个要素的精品旅游城,更有专家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和“城市客厅”的概念。笔者认为这些创意是完全可行的,除此之外,可以将荆门博物馆迁建至此,学习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的开发模式,以郭店楚简为主题,让楚简文字在这里活起来、通俗化、故事化,将其物化为游客感兴趣的、直观的旅游景点,建设一个环境开阔大气、旅游功能突出的新型博物馆;在楚简主馆周边,可以建设一个荆门历史文化走廊,让游客在领略湖光山色、品尝休闲时光的同时,浏览感知荆门历史。这样一个具有旅游休闲、历史展示和对外宣传等多重功能的“城市客厅”,对荆门旅游和荆门城市的意义都是事关重大的。
三、打造文明湖-岚光阁城市夜游线。一是下决心将文明湖区域建设成荆门城市的“文化客厅”。认真整治文明湖、文明楼和象山四泉碑刻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增设文学大家咏荆门的碑刻长廊,将文明湖域改造为荆门历史文化碑刻主题公园;将陆夫子祠更名为“陆九渊文化纪念馆”,扩大陈列规模,更新展示方式,做成全国最大、最全面、最新颖的陆学文化展示地;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迁至烈士陵园、荆门乡贤馆迁到盆景园,丰富盆景园的展示内涵。扩建文明湖至“老莱子祠”的上山游道,将老莱子祠改造成以孝悌文化、道家文化两种展示并行的,庄重肃穆的香火点;改造提升岚光阁和艺林园,按照《荆门市中心城区旅游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夜游观景设施。将中天街-文明湖-岚光阁建设成集旅游休闲购物和文化观光为一体的夜游走廊。
四、深度开发明显陵和绿林寨景区。明显陵和绿林寨很珍贵,是具有全国号召力的旅游资源上品,目前这两处文化资源陷入了机械保护论与肤浅开发论的争论旋涡,没有深度开发,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观光产品推向市场,远未挖掘出最大的旅游效应。其实,在严格依法保护文物资源的前提下,这两处文化资源都还有极大的开发空间,也是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度开发的。明显陵可以围绕游客中心作深度开发的文章,建设中国帝陵展览馆、帝陵文化展示系统,在游客中心增加休闲娱乐、民俗展示等参与性项目,将陵区内嘉靖祭祀表演提升档次、定时表演,增加游客浏览过程中的文化体验。绿林寨应根据“整旧如旧”的原则,对遗址进行适当清理,强化其可观瞻性,开发一批定时表演和游客参与性项目,强化景观解说系统;同时,将开发的重点放在外围,深入挖掘绿林文化,举办与之相关的节庆活动,开发“绿林好汉”系列旅游产品,如客舍、酒饭、武馆,“绿林好汉”系列旅游商品,如土特产、工艺品、旅游用品、酒品等。
五、开发屈家岭文化遗址旅游产品。屈家岭文化遗址进入了中国历史教科书,是中国人熟知的一个远古文化品牌。目前,与其并列的上游的四川三星堆、下游的浙江河姆渡均开发出了高等级的旅游景区。唯独我们没有启动其开发。2004年我们组织编制完成了《荆门市屈家岭-太子山区域旅游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荆东南文化生态旅游板块”的概念。客观的说,屈家岭-太子山区域是我市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域,这里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可能仅次于钟祥、京山两县市,其资源构成除了文化遗址外,还有丰富的农林、山水资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里的旅游开发没有真正启动。笔者认为,屈家岭区域的旅游开发,应该突出以下思路:一是打文化牌,建设屈家岭文化遗址现场博物馆,使其成为针对全国市场的吸引物;二是突出农林生态旅游开发,突出屈家岭万亩果园、太子山万亩林场两大优势,开发农业、林业观光和生态休闲产品,逐步建成省级、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三是做好梅花鹿养殖场、白龙山与果园的联动开发,建设高等级的休闲保健产品;四是要建设区域内的旅游公路环线。
荆楚文化犹如一颗颗深埋尘土的玉石,我们用适当的形式将其连缀成串,并打磨出其中最亮的几颗,可以让荆门这个名字闪耀中华。
(作者系荆门市旅游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