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十八岁,我开始履行人生的合同





  这一年,我吹灭了18支蜡烛,也吹醒了埋在心中多年的梦想。
  这一年,当一个红色的信封飞到家门口时,泪水将母亲脸上的沟壑填平。
  六月的天,大风卷着黄土,想要把我吞噬在黄土高原上。夕阳的余辉映红了半边天,红彤彤的晚霞也映红了我的脸庞,拉着架子车,将最后一车高粱拉到场里,也将我的希望拉到家里。
  15瓦灯泡下,母亲为我赶制着布鞋,炕头上的父亲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烟,烟头上留着好长一截烟灰,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烟笼罩在灯泡周围,屋里又暗淡了许多,蒙蒙笼笼地。我在地上拾掇着寒酸的行李:几本书,几件穿了好几年的衣服,装在这个大哥打工时用过的帆布包里。“呀!”突然母亲叫了一声,我急忙回头,看见她将拇指含在嘴中,几根白发绕在额前,针又一次扎破了母亲的手,我悄悄地低下头,抹去那还没来得及流出的泪水。
  无声,静地让人心里害怕,此时此刻,我动了动嘴皮,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咽下一口唾沫,“咕咚”一声显得格外响亮。看着父亲凝视着那根立在屋子中央顶着檩条的柱子,一动也不动。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出低矮的房门,院子里也一样冷清。今晚的月亮好明啊!抱起一捆今天刚割的草扔进猪圈,两头猪“哄哄”地扑了过来,我突然间觉得有点舍不得它们俩———从小是我喂大的,我看着它们一天天的长大。
  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是厨房里柴火迸叫的声音惊醒了我,我赶紧起来穿好衣服,看着枕头边这双新布鞋,鞋底比过年时穿的还要厚许多,麻线拉得密密麻麻地。父亲不在家,院子扫地很干净。厨房里母亲已经做好了荷包蛋,清清的汤上面飘着几朵油花,一闪一闪地。母亲递过来一双筷子,淡淡地说:“快吃吧,别放凉了。”咬了一口软软的,绵绵的,就着咸菜,可总觉得咽不下去,喉咙里老是有是东西堵着似的。母亲将另外几个煮熟的鸡蛋装在包里,周围小心地用衣服垫好。父亲回来了,递给我一沓钱,有100的,有50的,也有1块2块的,迎面扑来了炕土的气息,我讪讪地接了过来又递给了母亲。母亲跑到房里拿出针线,半跪在我的身前,我看见她眼里噙满了泪水,把钱缝到我的内衣里面。太阳已经升到很高了,父亲帮我拿出了帆布包,我就要走了。出了大门口,母亲突然喊住了我追了上来,从怀里掏出一个手帕,把一把碎钞塞到我的兜里,又低下头看了几眼地下,害怕风卷走她的希望。我倔强地扭过头,将微笑留给父母,将眼泪咽到肚子里。
  再见了大山,再见了爸爸妈妈,再见了我最亲爱的人!
  走进坐落在省城的这所大学,可怜的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了。在体育馆报名时,我郑重地填写了助学贷款申请书,为了父母,为了我自己。
  睡梦中父亲拍去手上的尘土,幸福的微笑堆在黝黑的脸上,回家的路上父亲走得很快,很快……18岁了,该为自己当家作主了。贷款是我唯一能够拯救自己的,也是第一次给自己做主。辅导员在年级大会上说过,像我这样的人,通过大学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也要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多亏国家的好政策,通过贷款能让我继续上学。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负债的人了,但我并不怕负债,我明白,负债是我努力的动力。
  18岁了,成年了,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了。今天我签下了这份合同,便许下了一个诺言。只有走好实际生活中的每一步,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这个诺言,才能好好地履行这份合同。
  18岁了,再也不会把每一个压力抛给别人了,让压力压在自己的肩头,才能有健康的体魄,成熟的心理,健全的人生。
  18岁了,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了,不再过迷茫的生活,不再做空洞的幻想了,不再犹豫是否拿起,是否放下。
  18岁了,我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这个十字路口,我不再彷徨,狠狠地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理想,迈出坚定的步伐,确定自己的方向,毫不动摇地前进,前进,前进!
  (作者为化学化工学院08级应化2班国防生,本文获第二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优秀征文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