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开幕式主席台
会议回顾总结了我校近三年的工作,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中共徐州工程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和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会议选举花长友、韩宝平、沈超、宋农村、张仲谋、陶柏芳、郝朝军、殷惠光、王英伟为党委常委,花长友为党委书记,韩宝平、沈超为党委副书记,王英伟为纪委书记。
本报讯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沐浴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春风,全校师生员工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4月10日下午在城南校区隆重召开。
庄严的开幕式会场,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主席台两侧悬挂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标语,与会场后方悬挂着的“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的巨型横幅交相辉映。
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同志有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庄同保,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丛懋林,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戚锡生,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副处长季振华,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副处长施星国,徐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肖俊,扬州大学正校级党委副书记刘延庆,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德欣,徐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放鸣,徐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嘉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旭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健强,徐州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浩熙。我校领导花长友、韩宝平、沈超、宋农村、张仲谋、陶柏芳、郝朝军、殷惠光、王英伟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
大会由沈超同志主持。下午2时,大会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幕。沈超宣布,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应出席代表149人,实到149人,列席代表36人。他对向大会发来贺信、贺电报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他对列席大会的党外朋友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韩宝平同志致开幕词 (全文详见本报第2版)。他首先代表大会主席团,向参加大会的上级领导、特邀嘉宾、学校老领导、学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召开校第一次党代会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明确我校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动员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继往开来,乘势而上,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庄同保同志代表省委组织部发表重要讲话(全文详见本报第2版)。他指出,近几年来,徐州工程学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江苏“两个率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希望,我校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发展任务和工作重点,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突破,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向更高的台阶攀升。他要求,学校领导班子要以建设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为重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倍加珍惜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的信赖和期望,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讲学习、重实践,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讲政治、重大局,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警觉;讲正气、重人格,树立清正廉明的形象,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全省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保和谐,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江苏、新徐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丛懋林同志代表省委教育工委发表重要讲话(全文详见本报第3版)。他指出,近几年来,徐州工程学院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他要求,新一届学校党委要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稳定形势,紧紧抓住“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和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融入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发展体系,以贡献谋地位,以贡献促发展,为“两个率先”和高教强省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戚锡生同志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全文详见本报第3版)。他指出,多年来,徐州工程学院坚持把学校发展与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为徐州的全面小康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赞誉。他希望,我校本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学校党委,一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二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三要以地方发展为己任,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做出积极贡献。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徐州工程学院的发展,为广大师生更加全面地融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实践,为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更加充分的条件和更加优越的环境。
徐放鸣同志代表兄弟高校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全文详见本报第3版)。他指出,这次党代会的召开,是徐州工程学院政治生活和发展历程中的大事,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称赞我校,以服务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祝愿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圆满成功。
我校民主党派代表唐翔、群团代表王逢博分别在大会上致辞并向大会表示祝贺(全文详见本报第6版、第3版)。
花长友同志代表上一届校党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全文详见本报第4、5、6版)。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学校三年以来的工作回顾和主要经验;二、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谈到今后我校要重点推进的十项工作时,花长友强调,一要全面做好“迎评”工作,以“迎评”促进学院发展;二要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根本改善办学条件;三要完善校内管理体制,丰富省市共建内涵;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五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六要着力推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七要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八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构建和谐稳定校园;九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十要巩固后勤改革成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他号召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励精图治,打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为把我校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王英伟同志代表上一届校纪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推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全文详见本报第7版)。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一、过去三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情况;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体会;三、今后五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
又讯:4月11日上午,校领导花长友、韩宝平、沈超、宋农村、张仲谋、陶柏芳、郝朝军、殷惠光、王英伟分别参加了所在代表团的分组讨论。出席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的代表在分组讨论中热议“两委”报告。代表们认为,“两委”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的任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有力,切实可行。代表们表示,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努力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做好双迎评工作,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共和国60华诞献礼!
4月11日下午14时30分,我校第一次党代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韩宝平同志主持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大会选举。会议首先通过了1名总监票人和2名监票人名单。
在总监票人和监票人的监督下,大会工作人员清点了到会代表人数,应到代表149名,请假1名,实到代表148名,超过应到会代表的五分之四,符合规定人数。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出了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届党委委员23名和纪委委员7名。
4月11日下午15时30分,大会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在听取了总监票人对正式选举计票结果的汇报后,主席团鼓掌通过选举结果报告。
总监票人向大会代表宣读了《党委委员正式选举计票报告》和 《纪委委员正式选举计票报告》。大会主持人韩宝平同志宣读了当选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名单。这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在闭幕式上,大会鼓掌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花长友同志在我校第一次党代会闭幕式致辞中说,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代表大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胜利地完成各项议程和庄严使命,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了我校过去三年来各项工作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校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我校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学校改革发展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大会经过充分酝酿和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新一届校党委将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承担起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花长友同志强调,大会之后,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这次大会精神,把全校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学校发展上来,把大会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花长友同志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开始了新的征程。全校师生员工要团结起来,在新的一届党委领导下,满怀信心,和衷共济,同心同德,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本报记者:石城 雨山 文昕)
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峰 王英伟 田洪声 刘洋 刘 娟 孙 红 孙 进孙建永 花长友 杜吉林 李苏北沈 超 宋农村 张仲谋 陈嘉莉邵晓根 周维德 赵康民 郝朝军
中国共产党徐州工程学院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 明 王英伟 刘 涛 刘全德 吴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