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摄影:阿尚 丁力 董亦斌
编者按:四月的校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处处在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活力,展示着青春的气息!美丽的校园我的家,我们生活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我看校园多妩媚,料校园看我应如是!风景宜人的校园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还存在着一些不美丽的风景,本报记者带你走进校园深处……
在我们偌大的校园内,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扑面而来。宣传栏内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广告,人流多的地方摆满了广告牌……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因为他们年纪相仿,具有类似的教育背景,相近的心理需求。他们喜欢接受新信息、追求新事物、尝试新体验,具有较强的消费潜力。这种高同质性可以使企业有针对性地在校园投放广告,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佳的广告效果。同时,这个群体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对广告的理解能力也会强一些,这样广告主在做宣传的时候会更顺利。而且校园中的广告形式相对简单,广告的制作、投放都比较容易开展。对广告主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非凡吸引力的场所。
校园里的广告按归属分为校内广告和校外广告,广告按形式分有杂志广告(直邮)、广播广告、传单、海报、横幅、现场促销、活动赞助(冠名或提供奖品)。按内容分有促销广告房(房屋出租、商品促销)、招聘广告、培训广告、新产品派发(宣传广告)、提升品牌形象的广告(如赞助活动等)。本期我们主要讨论校园内的商业广告。
这些广告铺天盖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学生:
1. 给学生提供商品的情报和信息,但也易造成盲目消费。
广告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获取购买上的便利,扩大商品选择的范围,节省时间,减少失误。每逢节假日校园内就会有许多面向学生优惠的外出旅游广告,如“日照赶海两日游”或者“泰山曲阜两日游”。在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转让一些自己不用的物品,比如:自行车、优盘、学习资料等等。学习方面的,如考研、考证等。这些广告都是应学生的需求产生的,为他们提供了可用信息,带来了便利与实惠。
校园广告在刺激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造成了学生的盲目消费,或是学生间的相互攀比,这都是不可取的。
2. 虚假广告对学生利益造成损害。
众多的“大学生勤工俭学服务中心”作为中介部门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答应给应聘者安排工作,并用一些大学生工作的照片和签订劳动合同来增加可信度,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并没有得到过可靠的考证。学生被诱人的工资吸引,抱着想赚点钱的心理去报名,却被黑心中介以“押金、保证金”等名义骗取了宝贵的生活费。
“文学院06级杜同学在去年五一的时候做海尔产品的推销。中介负责人告诉她每天有30元的报酬,并且开有专门的工资卡,凭本人身份证领取工资。杜同学对这么正规的招聘感到很满意。但很快杜同学发现,来回的路费需要自己付,午饭也要自己解决,而且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不能坐下休息,这么一来就不赚什么钱了,所以她只去了一天便没有再去。之后有人通过回访的方式联系到她,询问她的报酬,她如实告诉为30元。接着又有一个电话,交代她告诉回访的人自己的报酬是50元。杜同学对此感到很疑惑。去领取工资时,她发现工资卡上打的是50元,但是中介负责人只给30,说是之前说好30元。这其间的‘猫腻’让人一目了然。”
此外,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也让一些学生深受其害。
3.“误导广告”给学生学业带来影响。
一些人贴出“四六级代考”,“作弊耳机”的“误导广告”。很多学生为了拿到各种证书,不惜痛下血本。但是一旦这种作弊的行为被发现,造成的严重后果对学生来说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广告栏中的日租、月租给男女学生提供了更多在外同居的机会,也可能会给学业带来负面影响。
社团:
在校园内社团受广告的影响仅次于学生,这主要体现在社团活动的宣传方面。在宣传方面,学生社团与广告商家既存在合作,又存在冲突。
一方面,学生社团都是一些公益性的、专业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其活动需要经费支持。而学校的经费有限,这时许多社团就选择走出学校拉赞助,与商家合作。商家帮助社团解决了活动经费问题的同时也利用社团的人力和影响力达到了宣传自己的目的,这样社团与广告商实现了双方共赢。
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有大有小,一些常规活动没必要拉赞助,也不具备拉赞助的条件,因此社团只能通过自制的海报、展板来宣传。展板制作成本高,所以主要是靠自制的海报宣传。但这些常规活动的宣传海报往往在宣传栏上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短暂,一般是刚贴出来没多久就被很多胡乱张贴的商业性质的小广告覆盖了。这时社团与广告商之间就产生矛盾。一些非常好的社团活动,往往因宣传方面的原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各个社团对此都很头疼。“学校最好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小广告进校的问题,有相关职能部门对这一块进行有效管理,形成明确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如果有学生社团积极主动统一抵制泛滥的小广告,会更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发展。”EOV广播台台长杜若说。“学校可以为社团准备专门的宣传栏,可以像报刊栏一样用带锁的玻璃窗保护一下,并且说明请勿在社团宣传栏张贴广告。海报张贴一段时间后撤下,这样社团宣传海报就不用担心被小广告覆盖了。”汉风导游社宣传部部长刘亚清这样说。
如何规范管理校园广告:
校园广告不论在感官还是心理方面都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到底该怎样规范管理校园广告,引导发挥广告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多方走访,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关老师:“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它虽然没有工商管理部门对广告进行规范和管理,但是,它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也包含着学校诸多相关部门的约束。任何一种情况下,指望自我管理想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校园广告同样如此。我觉得:
1.高校要加强对校园广告资源的管理,必须有一个对于校园广告进行管理和审核的部门,这可以由学校权力部门来决定。在这个管理机构中,要建立严格的校园广告准入制度、审核制度。对于所有在校园内出现的广告进行审批,从根本上杜绝那些与校园文化相悖的不良广告信息进入校园。对于那些没经许可而进入的广告,这个部门有权力对广告进行封杀,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条。如果这一条不能实现,那么,所谓的有效管理就是空谈。只说管理,那谁来管?
2.上一个假设已定的话,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很多的要求,比如:
(1)各种活动都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具体的则由相关部门负责现场管理。
(2)安排专用的场地悬挂和张贴横幅、海报,尽量保持美观,及时对过期广告进行清理。
(3)做广告应该以人为本,广告的设计也应该是人性化的,不仅不能破坏校园的美观,而且还要起到美化校园的效果,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4)严禁在建筑的墙壁上喷绘广告及联系电话,破坏校园建筑的美观;严禁采取将相同的广告一次张贴多张的手段,造成资源和空间的浪费,等等。
这在具体的操作中会有所体现。
3.可以把每年的广告收入做成一笔助学金来帮助贫困的学生,或者让他们在这个机构中担任一些监督的任务,作为助学岗。
4.如果可能,学校这个管理部门可以把有关校园广告的各种任务分给我们信息传播学院的广告系的同学来做,给他们对校园广告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能给学校节省大笔的资金。而广告系的同学因为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他们在提升广告的水准方面一定会有所帮助。”
校保卫处汪处长:“校园广告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整洁大方美观的广告可以达到美化校园环境的效果。在校园里乱贴小广告的有校外的人,也有我们学校的学生。要制止这些乱贴小广告,乱放宣传物的行为,单靠哪一个人,单靠哪一个部门是不行的,因为你总不能一天24小时看在宣传栏旁,那些贴广告的人只要花几分钟就可以贴的到处都是。说到底最终还是要靠大家整体意识的提高,靠广大学生自觉地爱护,首先我们自己的学生不胡乱贴广告,然后再大家一起监督不让外来人胡乱贴广告。”
校园管理中心负责人:“我们校园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环境的清洁和校园的绿化工作。看到校园内有乱贴乱放广告的现象我们也很着急,我们经常协助宣传部对宣传栏进行清理,但是没过几天又变回原样了。我觉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校宣传部、校保卫处和校园管理中心三方合作。另外还得需要一个以我们本校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维护组织,定期进行清理,这样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果。”
学生王君:“一、设立校园广告专门管理部门(甚至可以商业化),管理校园广告张贴时间、地点等问题,建立管理制度。二、建立广告认证机制,根据广告内容判断其是否可以在校园内张贴,可张贴的附上许可标志。三、给海报栏装上玻璃窗,用锁防护好广告,这样可以防止覆盖和随意撕毁。四、将广告栏分门别类,校内广告和校外广告分开放置,而且其中还可以细分开来,这样就显得有序,而且方便同学浏览。”
(据本报记者朱政、谭银香、林杰、左琛等人的来稿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