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学习贵在落实
我校把落实“20件实事”作为今年工作重点


  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重在学习、贵在落实,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不仅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把落实整改措施中的“20件实事”作为2009年全校工作的重点,同时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提出了建立“四项工程、三个计划”的长远发展目标。“20件实事”和“四项工程、三个计划”的实施和实现,必将进一步凝聚全校力量,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使广大师生员工得实惠。20件实事如下:
  一、调整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和学院布局,从强化纺织学科优势出发,通过构建纺织学科群平台建设,探讨学校学科建设新思路;从培育新的学科特色和特色学科出发,规划适应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架构,调整二级学院布局。
  二、全面完善和实施教学质量工程,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布局,着手制定从2010年开始的按大类招生计划;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和反馈调节机制;建立教学精品培育机制,组建教学团队,明确建设任务,把教学精品培育任务落到实处。
  三、继续抓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大力支持学校承担的天津市重点产业和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力争申报成功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和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工程实验室,并启动建设,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四、继续实施“个十百千”人才工程,2010年前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确保每年引进博士学位教师100名以上;制定教师学术假制度,完善教师提升学历、国内外进修、培训的实施办法。
  五、着手进行学校“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期完成情况的评估工作,细化“十一五”后两年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力争提前完成“十一五”工作目标。
  六、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工作,梳理、调整天津工业大学成立以来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规范校级会议决策制度。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和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落实 “三重一大”的实施办法,把防腐倡廉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七、加快新校区建设,积极推进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和青年教师公寓等建设项目的启动,加快完善工科教学楼、图书馆的设计工作,为启动新校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条件。
  八、围绕提高干部能力和素质,启动干部培训计划,实施每两月一次的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做好各级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工作,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科学执政能力。
  九、修定并完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计划;制定学校教学资源公共平台建设方案,加快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的组建工作;解决实验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十、制定 《天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组织申报办法》,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对教师申报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给以重点指导、支持和帮助;制定有利于学校良好学术氛围形成的政策和制度,出台规范学术活动的具体要求,实施全校每周学术活动日制度。
  十一、围绕建设节约型校园,从加强管理入手,制定《节水节电实施方案》和《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
  十二、统筹考虑三校合并的实际,研究制定优化、整合教师资源、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性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完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相配套的职称晋升政策。
  十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学信息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教育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加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加强两个校区图书馆建设,提升教学保障体系的实效和水平。
  十四、整合管理、经济、工商等学院的办学资源,理顺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五、强化学校非学历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学校各类培训、成人教育、自考辅导等工作。
  十六、改进学生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特长发展,完善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及各类竞赛的管理办法、学分计算与考核办法;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解决辅导员数量不足问题,加强促进学风建设的保障机制建设。
  十七、加强对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指导,实行年度就业率和招生计划挂钩政策,动员广大教师关心、帮助学生就业工作,广泛与政府企业、用人单位、校友企业联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十八、探索第三高教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弥补学校教学资源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十九、全校所有计算机机房面向学生免费定时开放,有效保障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
  二十、筹措专门资金,按照市政府要求,分期分批做好教职工住房货币补贴工作;推动办理教职工住宅房产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