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学院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以纪念建国60周年为契机,以开展“创新年”活动为载体,着力落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而努力。
    2009年学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个创新、建设三个体系、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开展创新年活动;建立完善教学质量提高、招生就业、学生服务三个体系;重点抓好学生管理、成人教育、基本建设和安全廉政四项工作;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概括起来就是实施“1341”工程。
一、开展以教学、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年”活动
以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制度、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和规范行为为主要内容,以解决不思进取、不遵循教学规律、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使各部门和教师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明显改进,教学环境明显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招生就业、学生服务三个工作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要适应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符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课程标准。
2、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强教学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检查监督,把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加强系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规划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把校内实训中心建成集教学、生产、服务和技术开发功能为一体实训场所,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4、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各专业重点建设10家左右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最大限度地参与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技术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引名企入校园”活动,以良好的服务吸引企业在校内建立培训基地、合作共建实训车间等。
5、有计划地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从企事业单位聘请能工巧匠来校从事教学工作,并从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学院高级人才特别是教授的培养,支持高职称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并积极搭建发展平台,使优秀人才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6、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力度,认真落实教师进工厂实践与挂职锻炼制度。每年安排骨干专业教师到工厂实践,选派教师到教育部认可的“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取得双师资格证书。
7、采取有力措施、政策引导,鼓励并支持教师、科研人员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教改课题和项目,积极开展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研究,并对高层次重大课题实行重点经费配套,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氛围。
(二)进一步加大招生就业宣传工作,努力提升学院形象,建立并完善招生就业工作体系
1、建立完善全员参与、联系广泛、经济高效的招生就业工作体系,努力实现每年的招生预期目标。一是成立校友会,建设优质生源基地;二是增强招生宣传服务意识;三是建立我院CIS形象识别系统;四是制定促进招生的考核激励办法。
2、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与招生紧密结合,搭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就业网。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努力开拓就业市场;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搞好毕业生信息反馈;拓宽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三)以为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中心,建立完善学生服务工作体系
1、切实转变学生工作观念。引领学院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和“服务育人”理念,心想学生、情系学生,紧扣学生的发展需求,淡化学生工作的行政色彩,凸显服务职能。
2、努力搭建学生工作的服务平台。学生管理工作要贴近学生、服务学生、方便学生的管理方式转变,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3、加强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院、系领导接待学生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工作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