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大学生广场





  主持词:
  曾几何时我们被“天之骄子”的美誉冲昏了头,异想天开的以为进了大学就意味着自己前途一片大好,就可以高枕无忧。但学习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使得很多人抱怨大学并不像想象中的轻松,还是会有竞争,会有挫败。老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不要眼高手低,却被大多数同学视作保守;曾经以为自己翅膀够硬可以独当一面的学长学姐们在四处碰壁后也一再叮嘱我们踏踏实实最重要,这样的经验教训不知能否给心高气傲的我们一些启示?其实眼高并不是错,关键在于我们用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行动去实现这些目标。下面不妨来听听几位同学的一些建议。 主持人 汤晓炜
躬行
工业08 毕秀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在那个奉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里就懂得:唯有做了才知道。书房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远比不上自己亲身体验而获取的知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要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唯一的验证方法就是———做!
  就像我们学数学,纵然我们能滚瓜烂熟地背下书本上的公式、定理,熟知书本上例题出现的种种类型,将课堂的笔记写得很完整、记得很牢固,但是要想把试卷答得很优秀,还差一个步骤,那就是———做题!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一些人,平时很优秀,可是考试很糟,真的只是心理素质不好?我们为什么不反思:自己平时的那种优秀是真正的优秀吗?只有做了才知道,是对知识真的掌握了还是只知皮毛。对科学家而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而言,亦是如此。
  东进西行,南来北往,大学生活在青春的舞台上唱响号角。是否记得我们竞选班干部时的演讲?我们夸夸其谈且都认为自己有能力,很优秀。可是当班里真有活动时,我们又为何犹豫不决,不敢接下任务?我们对某些班干部组织的活动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可是当角色互换,我们真能做的比他们优秀?任何言语的回答都是苍白无力的。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做了才可以评价。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所难免,谁又能够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或一纸文凭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做一回时代的弄潮儿?很多时候恐怕只有当场做给大家看,别人才会相信你有才。是先有伯乐才有千里马吗?不,是先有千里马才有伯乐。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充实每一个青春的日子,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每一个青春的时刻,而不让思维随意在日子里泛滥,不让幻想时时在我们的周围晃荡!
其踮起脚不如俯下身
编导08 王薪蓓
金融危机让大学生再次陷入“绝境”,因为这让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很多人在抱怨大学生就业困难,都是因为大的社会环境不好,因为华尔街的一场风暴,感叹自己 “生不逢时”;再加上专业不对口,经济萧条,要想谋份职,更是难上加难。自信而清高的同学们啊,在这个非常时刻,忙着推卸责任只会浪费更多时间,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坐以待毙,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眼光放低,放下身价,踏踏实实地找机会———“先就业再择业”。
  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一心只想做大事,甚至看不起做小事的人,但实际上能力很差,就连看似简单的小事也做不成。传统教育给我们不同的人生确定了同一个人生目标“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过度的自信教育,产生了蝴蝶效应———自信心膨胀,以至无法正确地认知自己、正视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使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力不从心。
  永远不要担心没有展现自己的舞台,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倒是现在,如果连端盘子、发传单这样的小事都干不好,就别想干成什么宏图伟业了。趁年轻就该从小事做起,多动手实践,而不该盲目地好高骛远。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寓言,讲的是山羊和长颈鹿同吃一棵树上的树叶。山羊长的矮只能吃到低处的树叶,而无法吃到高处的;长颈鹿脖子长只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而无法俯下身吃到低处的。我们大学生就好比故事中的山羊,高处的树叶也许是比低处的鲜嫩可口,但是如果我们勉强地去抓高处,而放弃垂手而得的低处,到头来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高处的吃不到,低处的被其他山羊抢走了,最后只能被饿死。
  因此“与其去踮起脚,不如俯下身”,尽可能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说不定哪天它就能成就我们未来的辉煌。
   眼高手低 对症下药
编导08 曹赛
步入大学,我们在学习、生活、发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眼高手低”的负面作用尤其突出。其表现一是只想做大事,不屑于做小事,甚至于看不起做小事的人;二是在观念上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而实际上又往往不行。
  俗话说,治病除根,标本兼治。作为大学生,想避免眼高手低的弊病就必须从根本上找原因,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制定的目标要有可操作性。目标既要有超越性又要有现实性,达到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超越性是说目标是高于现实和超越于现实的,现实性是说目标要以现实为基础并且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就变得毫无意义。社会需要各类人才,要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只想做大事而不愿做小事。
  第二,我们的自信要科学化。自信是必要的,但在强调自信心的同时,要自信有度。自信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主观能力,否则结果往往与设想大相径庭,一再失败。
  第三,要增加实践环节,多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是大学生能力提高不能缺少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强化和检验以往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正视自我不能缺少的环节。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相信只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自信心,加强实践活动,辅之以社会理解支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一定能够与眼高手低说再见。
   梦想,切合实际最好
广电07 王从冰
进入了象牙塔,离社会与梦想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在校园里磨砺了几年的翅膀已经禁不住时间的桎梏,不断地试图挣脱校园的枷锁,早一天展翅飞翔。血气方刚,无可厚非,但是离开校园的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平坦而美好吗?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这样认为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学生最佳雇主人气调查报告》显示,半数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5年后“能够成为领导或项目经理”,即成为管理者,另外还有不到三成的人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事实上,我们即使通过最简单的思考也知道,最后能实现这最初理想的人只能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尽管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各方面素质有了全面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不足,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很高,最后很可能一路碰壁到头破血流。
  梦想,必须以自己所处的位置做基础,转瞬间从山脚到达山顶只能是幻想。有人怀揣遥不可及的梦想,自己却始终无法触及,也有人从力所能及的高度开始,一步一步地攀爬,一路坚持,并且不断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谁会成功谁会失败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所谓的眼高手低,我们要承认也许这并不致命,因为对于一个有毅力的年轻人来说,距离永远不是问题,但是他将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心理考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前,你是否能很快整理好自己,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人总是不满足于脚下平庸的位置,而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做成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不给自己的未来留有遗憾。也许梦想的伟大并不在于它能否被实现,而在于他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精神寄托。
  所谓眼高手低并不是多么可怕的癌症,只是说我们或许会因此受很多委屈,吃很多不必要的苦,不过有梦还是好的,它证明我们还年轻,还有未来。让我们张开双臂向着梦想的高峰努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