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4月15日下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校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讨论会在行政楼B307会议室举行。张大良、陈坚、王武、姜忠平、冯 、高卫东、金征宇、周小浦、郭贯新等校领导围绕“怎样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校党委书记张大良首先发言,指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首要任务是审视“特色”和“高水平”这两个关键词,科学界定其内涵。针对如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张书记认为,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选择性卓越”和“优化结构”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发展。要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做好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工作;要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快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和学术管理,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术管理中的作用;要以国家、行业和地方需求为导向,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研与学术水平;要加强技术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要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强化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与考核机制,以提高管理干部的能力水平;要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要利用人才、科技、信息、文化优势,更好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陈坚校长在发言中指出,2005年,在各高校普遍提出建设研究型、研究教育型大学的时候,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思路。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事实表明,综合性大学也可以特色鲜明。具体来说,特色鲜明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学科特色表现为在学科队伍方面人才集聚的浓度,在学科平台建设上的独特性,在科研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人才特色表现为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思想素质的培养。高水平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管理机制和工作水平,以及科技实力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关于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陈校长指出,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学校形成了本科专业建设、特色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发展、干部能力建设和后勤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五个调研报告,这五方面的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做好专业布局调整,提高专业质量,是当前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重点突破,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副校长王武、冯 、高卫东、金征宇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做好产学研结合文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先后发言。(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