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10:00,学校在四教报告厅召开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动员大会,标示着我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正式启动。校党委书记张小南,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卫国,原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领导王民朴、李劲松,党委副书记曾德祥,副校长何建平、蔡汉军,全校科级及以上干部(包括系主任、实验室主任)、教授、省政府参事、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部门分工会主席参加了大会。张小南作动员讲话,孙卫国对此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会议由曾德祥主持。
震撼:
打破“委任”制 16学院院长全球公招
为了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促进快速学校发展,学校在这次中层干部的调整方案中,拿出所有学科型学院16个院长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这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尚属首例。应聘者首要考察学术造诣,其次再看组织和管理能力。
党委书记张小南在大会上强调,这次学校党委下大决心,决定所有学院院长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是从西华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是学校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现实需要。
校长孙卫国指出,目前制约西华大学发展的瓶颈就是学科发展。希望通过这次公选,破解学校发展的难题,快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今后学校还将每年从办学经费中特批几千万,专门用于人才建设。
调整:
调整机构设置 优化部门职能
为了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学校的机构和院系设置做出了调整。调整后,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21个,业务单位与服务部门5个,人南校区机构4个,学院20个。
其中,新成立地方合作与服务处,其中包括校友总会办公室、校董事会办公室,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新成立西华学院;新成立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心理咨询中心从学工部分离出来,独成机构;新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作为处级单位;建立一个产业管理中心,归口在科技处。
部分单位作了调整。组织部、统战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兼管党校;招生与就业合并为招生与就业处;体育系更名为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两块牌子一个班子;成立西华学院。
人南校区成立四个机构:人南校区管委会、中国企业管理成都培训中心,人南校区管委会办公室,人南校区培训部,人南校区后勤服务中心。
公开:
民主参与 公开竞聘
此次中层干部的整体聘任特别强调“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原则”、强调“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群众公认”。
4月9日,我校正式展开学院和机关、业务部门中层干部换届竞聘陈述工作。近300名竞聘者,纷纷登台亮相,展示滔滔才略。
此次中层干部换届主要采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按照个人报名、竞聘陈述、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决定的规定步骤进行。
为保证此次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干部换届工作。
4月2日学校召开动员会后,立即公开了所有竞聘岗位和干部职数,经过4月7日—8日两天自愿报名,于4月8日晚上10点在学校OA系统发布了所有经过资格审查的竞聘人员名单及其竞聘岗位。4月9日—11日进行公开竞聘陈述。
此次竞聘陈述分6个小组进行。每一位参加竞聘的人员用10分钟,陈述自己的简历,竞聘理由及对未来工作的设想。由党委常委、两办、组织部、监审四个部门负责人和刚卸任的中层干部、民主党派人士代表、省市人大政协代表、教授代表组成的考评小组进行评议;竞聘岗位的全体教职工和学院教师也到场听取竞聘陈述,并参与民主推荐,行使参与、知情、选举和监督的权力。
快速:
准备充分 高效务实
为了做好本次换届工作,校党委研究制定了《西华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做好2009年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工作的意见》、《西华大学中层干部岗位设置方案》、《西华大学中层干部换届工作日程安排》等文件。
据悉,此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将在4月份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