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我们共同耕耘的沃野,种植着真情与友爱,孕育着感悟与希望……”20个班级像20个温馨美好的家,点亮心灯,温暖每个人的心灵。近日,2007-2008学年度武汉大学先进班集体标兵评选暨颁奖仪式举行,此前评选出的20个先进班级参与答辩,10个班级获此殊荣。
班风感召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也是一个班级的旗帜。正是大家相互帮助扶持,才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电气工程学院2005级8班班长黄磊说。
大一下学期,该班就举办了英语单词竞赛,选拔出了一批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最后还特地开办了一次生动的总结报告会,由获奖同学登台传授经验,他们的英语老师当场点评。“活动对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效率非常有效。”黄磊对这一“杰作”比较满意。
2007年“高教杯”数学建模大赛获省级二等奖,2008年班上学生彭昕参加的“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团队获得一等奖……该班在学习、科研等方面硕果累累,成为以良好学习风气为班级发展开辟新天地的缩影。
“在大家努力下,我班实现了无人挂科。” 计算机学院1班班长崔慎杰自豪地介绍。第二学期该班就申报了无人监考,随后又几次顺利通过无人监考。“四个学期中,我们班的平均分三次位列全年级第一,其中两个学期无一人挂科。”
思想引领
动力与机械学院2005级自动化1班别出心裁,把思想政治学习营造成一个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想教育。在“感受长征艰辛,砥砺青年意志”红心教育基地素质拓展教育活动中,班级成员攀铁索,越天堑,走圆筒,逾危墙……“每一项活动都是挑战,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长征离我们不再遥远,长征精神更不应该远去。”该班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很受启发。
“党支部是一面鲜明的大旗,是同学们的思想阵营和精神家园;团支部是一盏明灯,激励着有志青年奋发图强,展示青春风采。”各个班集体不约而同地将思想政治工作当作治班的第一要务。十七大精神座谈会、视频“两会”等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既妙趣横生又让学生受益颇多。
国际软件学院2006级软件工程4班班长陈希谈到班上思政建设的成效时,一脸兴奋,“所有同学都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一年中共有6名同学先后被吸收为预备党员,8名同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本学期又有4名同学要求上党课学习,这些党员骨干在学习生活中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凝聚人心
融入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投入如火如荼的社会实践,新洲、大冶、黄梅等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班级组织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身心获得放松,相互之间的沟通得以加强。“在这样的班集体里能找到归属感。”历史学院2005级历史基地班郭锐说。
中秋节是一个让人想家的节日,水利水电学院2005级水电1班积极行动起来,分工准备实惠优质的月饼、水果、饮料等小吃,共同享受难忘的佳节,更让家庭困难的学生倍感温暖。
四六级通过率100%,专业成绩优秀率名列全院前茅,奖学金获得率每年50%,科研立项参与率100%……面对“骄人”成绩,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级经济基地班班长占超群归功于“大家心往一处使”。团结就是力量,良好的氛围如一缕春风,为班集体发展带来了活力。
“班级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家园,大家走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缘分,20个集体用他们优秀的展示向我们证明着班级的魅力。每个个体要做到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胸中有识;每个集体要注重人人参与,注重实效,凸显特色。”校党委副书记王传中的总结讲话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