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对经验世界的一些思考


  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当保持沉默,而所知道的,我们应尽量把它表达清楚。———维特根斯坦语
  在经验世界里,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可当一进入稍本质点的东西,你会发现经验里的许多东西矛盾重重,需要重组,否则你所做的,所想的,所说的好象模糊了起来。而这些重组工作的目的无非是让你在经验世界里更好地表达出让别人更好理解的看法,思想,从而进入海德格尔所谓的“澄明之境”。———笔者语
  何谓经验世界?简单地说来,经验世界是指当下你所生活的环境,它是第一的,现实的,表面的,常识性的,在经验世界里,你的判断不需要借助一些抽象的思维、逻辑或者其他形而上学的方式来阐明,而是单单凭借你的感官,你生活的经验就可以了。比如说凭借你的视觉或者生活经验,你可以判断出太阳的运动规则是东升西落,这个判断只是依靠你的感官思维而做出的,并没有述诸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和形而上学的思考,那么,这就是经验世界的反映。
  由于经验世界是第一的,又是表面的,那么它就有两个特征,一是经验世界不牢靠,在许多情况下是错误的,它只是经验世界中人的主观情感产物,并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的本来样貌;二是经验世界是活生生的,好像又是最真实的,因为它是我们人生活的第一世界,生活中的事在生活中去找和解决是最有效的。那么如何去对待经验世界呢?是坚持,抑或舍弃?或把经验世界与抽象世界连接起来?
  显然,把经验世界与抽象世界连接起来是最好的办法,可我们经验中的人在把这两者连接起来的工作上做得很欠缺,我们的做法往往是这样的:我们凭借的只是我们的主观情感去判断身边的事物,把我们自己的情感强加给了身边的事物。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相反造成了许许多多矛盾的出现,于是,社会中人的交流成了困难,不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意图而酿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变得正常了,难以解决了。
  在经验世界中,我们最不能接受的是那些抽象的,用人的感官思维作用不到的事物,对说这些事物是存在的,我们全然给予否定,为什么呢?因为经验世界告诉我们这些事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可我们仔细去想想,我们凭什么去说这些事物是不存在的呢?只凭借着我们的经验就够了吗?也许这些事物本身就存在着,只是没有被你的思维所感觉到而已,或者说人并没有感受到这些事物存在的能力。
  举个例子吧,某天你看到一只狗,你出于一时的兴致拿了一小块小牛排给它吃,这只狗很快吃完了小牛排,尔后是一直盯着你看。你就从这现象中判断出这只狗喜欢吃小牛排,可事实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吗?你怎么就知道这只狗爱吃小牛排呢?难道只是因为你给它一块小牛排,它很快就吃完,而且还一直盯着你看这个现象而判断出来吗?还有你怎么判断这只狗就是喜欢吃小牛排呢?这只狗自己能够判断你所给它吃的就是小牛排吗?它自己知道“小牛排”的定义是什么吗?如果你扔给它的不是小牛排,而是其他的,比如大牛排、小鸡排等其他的,它不是也会照常去吃吗?而且吃的样态不是也会跟吃小牛排一个样吗?所以单单就你扔给它一块小牛排,它吃得很快,吃完后还一直盯着你看,这个简单的现象就推导出这只狗喜欢吃小牛排这样的结论是不大合理的。
  这样的结论的不合理处在于总是以人的主观情感去判断,而忽视了被判断客体的情感。那么你会反问道狗有情感吗?狗那些所谓的摇尾巴,认生人熟人至多只算作低级的情感,而这些低级的情感并不能对它身边的事物有本真的反映。那你怎么就知道狗没有像人一样的情感呢?也许你又会反问道你怎么就知道狗有像人一样的情感呢?这样的问题是比较难以解决的,为了不陷入无限的诘问悖论中,我们引出上帝与存在的问题来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至于能说清楚与否,笔者也不大肯定,也许这本身是一个永远也弄不清楚的问题。
  上帝存在与否是一个一直被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回答存在或者不存在,这并不能说能什么问题,也不会有太多的意义。如果你说上帝存在,那么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说上帝存在呢?难道是你看到了上帝了?(可如果上帝是可以被看到的,那么他就不叫上帝了)你是在信仰中寻求理解而认识到上帝的存在吗?或者你说上帝不存在,那么你凭什么说上帝不存在呢?难道凭借的只是你个人的思维等主观活动吗?也许上帝在创世之前,在时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或者最高的,全能全善的上帝是人类所不能把握得了的。把人那种渺小的思维等主观活动拿去放在无边无际的上帝理念中,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不会得出什么真知灼见的。
  也许上面的例子并不很能够体现出经验世界的经验性来,那么,来看看我们日常所用的那些语言吧。日常语言就是我们用来交流的语言,没有书面语言那样严谨,可你深入到语言的里层,你看到的是矛盾重重的日常语言,我们暂且不说语法上的错误(如网络语言“你这个人很村上村树”)。语言是一种媒介,是人的内心要表达的意思与世界发生联系,那么语言如何与世界发生和建立关系?或者说你说出一句话来,我怎么知道你那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难道是根据语境,根据说话人的各种神态?比如说,你问我艺术的概念是什么,那我怎么就能够知道你问这个问题所要表明的意思是什么呢?你这里所说的艺术是指谁的艺术呢?是古希腊人,是古中国人,还是现代人?因为不同时期的不同人对艺术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相反的观点。再如,你说“这是我的书本”这句话,我们知道“这”“那”等词是指代词,它们必须有所指代,否则是没有意义的,根据“这是我的书本”这句话,我们显然知道“这”指代的是“我的书本”,也就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一个等式:这=我的书本,那么把这个等式代入刚才的句子中,我们得出“我的书本是我的书本”这句话。可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是废话,可我们依靠一些正确的逻辑推理而得出这句话的,那问题出在哪呢?对于这个问题具体在哪里出错了,在这里并不想去论述,而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经验与本质发生了矛盾,经过本质地去论证而得出的一些东西在经验中看来并不总是可行的。
  经验世界与本质世界孰是孰非,两者又该如何舍弃和运用?以前我们更多的以我们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去表现,那么现在是该在人的情感中加添一个理智的时候了。
  后文:“经验世界”这样的题目是广泛的,说不清,讲不透。本小文短短几个字当然也没有把它说清,或者是说得一塌糊涂,本小文并不是想去说清什么问题,更多的只是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个思考的意识,具体地说是在经验世界中,我们要表达一些思想、看法时,你要想好的是我们如何表达才能够尽量清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