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古人太傻


  据史料记载,介子推跟随晋文公在国外流亡多年。文公回国即位后,对文臣武将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而介子推在群臣争功求赏的时候,却和老母一道隐居绵山。晋文公为弥补自己的过失,亲率人马进山找寻。介仍深居不出。情急之下,文公命人放火烧山。本想逼其出山受禄,岂料事与愿违,酿成悲剧,介子推和母亲被活活烧死。
  难怪有人说古代人都“傻”,此事就是一个佐证。却说那位 “文公大人”,真是“傻”的可以,既然已做到仁至义尽,人家不领情也就罢了,何必那么认真。还有那位固执的介老先生,也是实在愚不可及,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他却避之如瘟疫,放着现成的“荣华富贵”不去享受,偏跑到荒山野林去遭罪。某些聪明绝顶的现代人是绝干不出这种“蠢事”的。
  君不见,有些人为求飞黄腾达,或挟“政绩”邀功请赏,公开伸手要官;或揣“红包”上下打点,行贿买官;或溜须拍马、投机钻营跑官骗官。更有窃取高位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 “摇钱树”,公然卖官,以权谋私,鱼肉百姓,害党误国。在这些人眼里,道德、信义、气节、人格、党性这些神圣的东西,都可以用金钱这一等价物交换。如果当年晋文公多少有点“商品意识”和“经济头脑”,仅批发“乌纱帽”这一桩买卖,用不了半年就能成为“亿万富翁”。而介子推脑筋稍活络些,凭 “剜肉救驾”之功,捞个“省部级”也是顺理成章。二位先人若是泉下有知,定会发出“后生可畏”的感叹。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晋文公放火烧山,不但烧死了一个有功之臣,而且毁掉了森林,破坏了环境。不错,这倒也是客观事实。只可惜那时“文公大人”尚不知“环保”为何物,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我们是不能苛求古人的。不过,人们更应该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正是晋文公的“一把火”,成就了一个千古流芳的介子推,由此才有了“绵山”改成“介山”的动人传说,古老民族又多了一个传统节日。不知那些因买官卖官而“发迹”或“发财”者,在清明佳节祭扫祖先时,对此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