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我毕业于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医疗系,那一年底正值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兰大一院前身)开院。1949年我到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工作。暮然回首,殊不知我的一生都留给了这家医院。从25岁进入兰大一院,到如今已耄耋之年,六十载回首人生路途,感慨万千。
1949年春天,我来到位于西关萃英门的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工作。迎接我的是杨英福院长,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生、消化性疾病专家、我国开展胃镜检查术的先驱,是我敬仰的师长。医院的前辈还有我国皮肤学主要创始人于光远教授、内分泌专家杨浪明、血液病专家张爱诚、外科学专家张季兰、总护士长毛经纬等,他们是兰大一院的元老及开院见证者。
那个年代,医院的诊疗手段几乎只有医生的两只手。屋舍破旧,地方狭小,设备简陋,医疗业务的开展面临很大困难。医院的医疗设备主要为美国援华会剩余器械,这些原为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原配发给英士大学医学院逾期未领的20多箱器械,部分设备因积压损坏难以使用,最好的设备为2架显微镜。在这一年的4月中旬,医院设立住院部,设置木板床30多张,开始收治病人。建院之处正值国民党统治濒于崩溃之时,医院建设规划难以全面实施,人力、物力、财力极度匮乏,各项业务工作只能勉强维持,绝大多数疾病诊治主要凭临床经验,外科只能开展一般急腹症手术,医院经营举步维艰。但就是在那样的行医艰苦年代,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先驱们以高尚的人格、精湛的医术、坚定的信念艰苦创业,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甘肃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所留下的救死扶伤的行医理念,成为兰大一院宝贵的精神财富。
早年的兰大一院的广大医务人员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是以极大的革命热情为建设医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的专业是放射学。但直到解放后,杨英福院长才从西安西北军区卫生部抱回一台美国产30mA分体式X光机。这是一台很小的便携式机器,功能单一。但我把它当作宝贝,整天维护擦拭,让它一尘不染。就是靠这台X光机,我们开展了常规拍片、胃肠钡餐检查等。1954年我负责组建了全省最早的放射专业科室--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的放射科,同时增添了一台200mAX线诊断机。放射科于1954年在省内率先并相继开展了胆囊胆道造影、支气管造影、膝关节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脑室造影、骨盆测量等特殊检查。1955年,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深部X线照射治疗溃疡病等项目。
作为一种前沿的检查手段,放射科得到了医院优先的资金支持和发展。1956年,放射科迁入住院部大楼西侧的地下室,面积有800多平方米,拥有200mAX线诊断机3台,400mAX线诊断机 2台,匈牙利产300mAX线诊断机1台。科室下设诊断室、储藏室、办公室、值班室、修配室,成为当时医院“含金量”最高的科室,也是甘肃省的放射专业的中心。1956年,放射科接受甘肃省卫生厅的委托,举办X线诊断培训班2期,每期40-50人;举办主治医师进修班,同时接受地县放射医师进修及有关教学科研单位放射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1963年,在我的牵头下,放射科在深部X线治疗的基础上设立了放疗专业组,在全省率先开展了X线治疗新业务。
正当医院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骤然发生。我首当其冲,被迫停职。当时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文化大革命10年,不但耽误了人才的培养,而且产生了技术断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放射技术落后了30年以上,这对我的震动极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医疗卫生事业才真正地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后,兰大一院从人才到医疗设备到新技术开拓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 从 1978年 开 始 到1997年,我们用了短短10年的时间,就基本上掌握、拥有国际上先进的放射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持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978年,放射科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我作为甘肃省放射专业的首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放射科成立了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2人。1983年,国家计委拨专款50万美元,为放射科购置了日本岛津公司心血管造影机、1250mAX线诊断机及瑞典产双球管正侧位双向快速换片机、美国产高压注射器、旋转遥控胃肠检查机等大型设备,为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冠脉病变、先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肿瘤的灌注化疗等外周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1984年,面积达2300平方米的放射楼建成投入使用,特殊检查室、示教室、阶梯教室、资料室、幻灯制作室一应俱全,成为全省面积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最先进的放射科室。1994年引进德国西门子全省CT,1997年 引 进 西 门 子DSA数字剪影机,多功能数字X光机,开展对各脏器的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1998年,我在75岁的高龄上退休。此后,医院的放射技术更是突飞猛进,1999年引进了德国产数字化胃肠机,2003年引进美国GE超导型磁共振装置及数字X线摄影装置。医疗设备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的飞跃发展,医院面貌今非昔比,放射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兰大一院60年来历经了无数的大事件,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回忆那个年代,同志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私奉献的精神足以让每一个人动容。今天,回忆那段岁月,更多的是感受到它给予我们人生带来的宝贵财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纯朴、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现在,摆在医院面前是一次次的发展的大好机遇,兰大一院将来必将大放光彩!
(作者为兰大一院退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