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打造艺术教育旗帜 拓展校际交流途径 铸就高校文化品牌

拥抱十六岁青春大学生电影节绽放花季年华



■《邓稼先》主创人员见面会 摄影/罗红松


  本报讯4月6日,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邱季端体育馆拉开帷幕。党委书记刘川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实,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明振江,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等领导出席本届电影节开幕式。
  刘川生致开幕词,宣布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她指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自创办以来,始终高举“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旗帜,承载着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光影之梦,在教育、影视和文化三大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电影节与时俱进,历经十六年的锤炼,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成为校际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她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大学生电影节,并希望大学生电影节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电影事业日益繁荣的大好形势下,常办常新,健康成长。
  本届电影节是历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报名影片数量最多的一届。组委会共收到2008至2009年获得公映资格的报名影片百余部,最终有30部优秀国产影片入围。国际篮球巨星姚明应邀加盟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出任公益短片大赛“反盗版”竞赛单元的形象代言人。此外,“2009北京舞蹈映像单元”也将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形式落户本届电影节。
  开幕式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汇报了此次电影节的筹备情况、流程安排以及今年的特色之处。青年演员陈思成作为演员代表发言,他表示“要做一个永远的大学生,对电影有梦想、有追求,让简单真诚的心永远年轻、永远跳动”。
  今年适逢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电影节开幕式现场放映了《邓稼先》和《霓虹灯下的新哨兵》两部主旋律影片,并举行了主创见面会。两部影片的主创人员亲临现场,与师大学子进行了交流。
  据悉,本届电影节在北京师范大学主会场之外还分设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6个分会场。组委会还与瑞典对外交流委员会、瑞典驻华大使馆首度合作,将于4月19日至4月23日举办“追问难题的人———2009瑞典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回顾展”及相关的系列纪念活动。组委会打造的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数字电影高校巡展”也将于4月15日正式启动,活动以北京为中心,覆盖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长沙、长春、杭州等主要城市,面向全国150所重点高校。其间,将免费放映20至30部优秀国产电影,以推动电影走进高校,促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加快电影产业发展。 (陈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