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发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之一,要达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化、职业化目标要求,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理念,在辅导员个人素质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树立辅导员良好形象上下功夫,求实效,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实践与理论互动,提高辅导员个人素质1、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理论素养。要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如举办辅导员培训班,邀请校内外相关的专家教授、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思政工作人员就学生奖惩及日常管理、新生入学教育、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贫困生资助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理论素养、实务操作、基本工作职责的培训。培训中,可以增加一项外出交流学习的内容,组织辅导员走出去,到一些大学生思政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特色、有成效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开阔眼界,取长补短。
2、开展双向互动,促进共同成长。一是新老互动,即“以老带新”,由业务熟练的老辅导员对新辅导员进行“传、帮、带”。在辅导员队伍中,既有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辅导员,也有刚刚走上辅导员工作岗位的“新”辅导员,相对而言,前者具有较丰富的理性的实践经验,而后者则具有较多的感性的实践经验,因此要创造机会为他们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提高。二是专兼互动,即专职辅导员与兼职辅导员的互动交流,如让专职辅导员对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其他工作人员等兼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工作的合作、协调。三是实践理论互动,在帮助和推动辅导员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地上,通过实际工作的示范、检验或考核,促进辅导员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3、开展科研立项,鼓励理论创新。辅导员长期把时间花在了与学生交往、处理学生琐碎事务的过程中,较少有时间、精力去从事科学研究,争取课题立项。为此,学校的相关部门应专门面向辅导员队伍开展专题科研立项,鼓励辅导员积极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课题申报可以采取“宽进严出”的原则,加强立项指导,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研究实效和理论创新。对取得相应成果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鼓励和指导辅导员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参与相关课题的立项,促进其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制度与梯队各侧重,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1、加强制度建设,着眼于长远的持续发展。如制定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职称待遇制度、考核评优奖励制度等等,对辅导员的选聘与配备、培养与发展、职责与要求、考核与奖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制定制度措施时,要着眼于辅导员队伍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既要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又要允许辅导员的合理流动,促进其个人的发展,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吸引力。
2、重视梯队结构,着眼于层次的合理搭配。一是新老搭配,避免有辅导员工作岗位变动后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二是专兼搭配,就是让一部分优秀的、学有余力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兼职做一些本科生辅导员的工作,协助专职辅导员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缓解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的矛盾。三是专业、学历、职称的搭配,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年级实际,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历、职称的辅导员进行合理搭配,使不同学院的辅导员团队能够配合默契、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创设多种活动平台,树立辅导员队伍良好的外在形象1、开展评优表彰、树立典型的激励活动。合理、恰当的激励机制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外在因素之一,定期开展辅导员的评优表彰和树立先进典型的工作,能够有效避免辅导员长期的工作状态所产生的职业倦怠,能够让辅导员体验被褒奖、被认可的快乐,能够在辅导员队伍中产生危机意识,形成一种查找差距、争赶先进的竞争状态。对被评为优秀或先进的,要隆重地召开表彰大会,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让他们坚定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对受表彰的、事迹突出的辅导员,要作为先进典型,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
2、让辅导员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在以往的学生活动中,辅导员往往是充当设计者或指导者,很少作为一名普通的参与者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共同体验活动的过程与感受。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制度或作为考核指标,要求辅导员尽可能的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当一回“运动员”,换位体验学生活动。通过这种形式让辅导员贴近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真实的身心感受,进而树立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良好形象。
3、举办辅导员才艺展示活动。辅导员的个人魅力、能否多才多艺是其受学生欢迎程度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其学生思政工作效果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大部分辅导员是多才多艺的,只是缺乏展示的平台。因此,不妨换位开展一项辅导员的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看老师表演”,如唱歌、跳舞、书画、器乐、朗诵、演讲等都可以作为才艺展示的项目。这种活动既让辅导员的才艺得到了展示,也是一种促进和培养,还能够让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理解、认同辅导员这一群体,促进辅导员良好形象的树立。
总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高校和辅导员个人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学校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个人的自我完善等多个方面进行共同努力。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理念指引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能够早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