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我的“地盘”
———我们该占座吗?
“占座”这个现代大学里产生并流行的词汇在大家的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图书馆内,一叠叠专业课本、水杯和其他杂物放置的桌旁一排椅子空着,默默地宣告着无名主人的存在,让其他前来自习的同学望而却步。教室里,前排的黄金位置早以被便笺、本子以各种形式占据,被一些自习的同学感叹道“场面十分壮观”。在我们的采访中多数同学认为占座位是不应该的,但他们也有一些苦衷,不得不 “明知故犯”。前排VS后排:“我们希望听课效果更好。”
这是在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同学心声。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果不先发制人抢先占位置,就会落后,这样的意识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所以占座行为被一部分同学认为无可厚非。机械学院的陈同学不加掩饰地说道: “上课时坐在前排看得清,听得清,距离老师近,上课想不认真都不行。如果坐在后排上课就没什么精神,看不清,听不清,只能自己看书,有时甚至还会睡着。”
老师们对此也持有相同的看法,物信学院的黄老师说: “坐在后排的同学上课经常讲话,不认真听课。虽然知道前排的座位有限,但在我的印象中,坐在前排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更认真。”此外,黄老师还提醒同学们: “大家上课坐的位置对我们老师也是有影响的,有些课程同学们不感兴趣,就会出现先到的同学占后排座位,而上课时教室前几排的座位空无一人这种不太正常的现象,这样只会让老师失去上课的激情,使课变得更无聊。”人外有人:“我来得很早可是座位早就被别人占了。”
占座的同学们多数曾经是 “受害者”,他们早早来到教室,但发现前排的好位置早已被有经验者帮朋友和自己 “预定”,人却不在,于是下次吸取经验提前占位置。早上要早起占座位毕竟是一件辛苦的事,于是轮换着每次由一名同学替其他占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采访中,一位程同学在回答为什么占座时说道, “因为大家都在占位置,这样的趋势让我不得不占。”老师的妙招:“边走动边讲课的效果会比较好,但受限制。”
当问及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后排学生听课效果差的问题时,老师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数计学院的黄老师指出,教室的投影设备由于长时间没有清洗,导致投影效果较差,后排的同学看上去只是“白茫茫的一片”,希望学校能安排教室投影仪的定期清洁工作。
物信学院的黄老师上课时除了用幻灯片演示以外,还有板书的习惯, “为了让后排同学看清楚,我板书时总是尽量把字写得大些,但是由于要写的内容比较多,而且黑板一半的面积又被用于投影的屏幕所挡住,十分不方便。”黄老师无奈地一笑。
对于后排同学距离老师远,上课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不少老师认为如果能在教室中边走动、边用较大的音量或麦克风讲课,效果就会好一些。但这种做法受到一定的限制,外国语学院的胡老师指出:“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都要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必须得站在电脑旁不停地按鼠标翻页,如果在教室中边走动边讲课,就不能顾及幻灯片的演示。”针对以上现象,部分老师使用了演示遥控仪。这种仪器类似于一只笔,携带方便,只要轻轻一按,就能使幻灯片自动翻页,正适合上课使用。物信学院的黄老师也表示为了使听课效果更好打算使用这种演示遥控仪。链接:其他高校如何面对占座现象?
在上海复旦大学,新生入学时就被学生守则告知:图书馆、阅览室闲置20分钟的位置, “使用权”将自动更换。据了解,这一规定借鉴了香港高校图书馆的先例。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谁来准确计算时间?学生个人还是图书管理员?如果自习的同学临时有事暂时离开,那么也得将座位 “拱手让人”。规定虽好,但实行起来却不太实际,存在争议。在其他的高校里,短时间的临时占座已经被大家公认,是不成文的规定,很少有人挑战和违背,甚至有人称 “大学里才有此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