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校园“二手市场”
记者在图书馆一楼的张贴版上看到这样一则 “广告”:毕业甩卖: 《疯狂英语》四本+四盒磁带、 《计算机三级数程及真题》2本、 《初级标准日语辅导书》……联系人:某同学。记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来图书馆看书的同学都会在张贴板前驻足,看看有没有自己想买的书,然后记下 “二手商”的号码;在淮工帖吧里经常会看到类似于 “二手电脑”、 “娃娃大甩卖”的帖子,很多有意者都会跟帖……那么,淮工的二手市场到底发展如何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校园 “市场”。“二手市场”生意不错土木工程学院周同学已经成为一名典型的 “二手商”了。 “大三时,发现自己 ‘淘汰’了几个电子产品,扔了浪费于是就想能不能低价卖掉”。他说。而恰在这时,大一的学弟学妹对这些电子产品有需要,所以他把这些东西卖给了他们。而对于大一的同学来说,能想到的且值得信赖的就是他们的学姐学长了,所以更愿意从周同学那儿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除了电子产品之外,书籍类的生意也相当不错。来自文学院大二的张同学说: “我从一位大三的学长那边买了几本英语四级方面的书。本身不太清楚哪本书好,买二手的还能省下不少钱呢。”考研方面的二手参考书更是得到不少同学的 “亲睐”。一些二手商们通常会把他们的联系电话用列打印出来,并用纸裁开,方便 “顾客”联系。记者注意到图书馆张贴板上有关考研方面广告的联系号码经常被人撕的一张也不剩。
二手商们的“生意经”
“进来瞧一瞧吧,里面有很多好看的衣服,还有可爱的包包哦。”一位海洋学院大三的王同学正在向那些站在宿舍门口的“买主”热情地“吆喝”着。走进宿舍一看,衣服整整齐齐地挂在床沿上,鞋子也都摆成一列,很有小商店的感觉。一个女孩正拿着一条裙子左看右看很想把它买下,“这条裙子挺适合你的,你要买的话,我给你优惠!”李同学热情地说。“学姐,多少钱啊?”“四十吧。”“能不能再便宜点呢?”李同学笑着说:“已经很便宜了,要不我送你几个挂件吧,配这条裙子挺合适的。”“行!”就这样,一笔生意就做成了。
“有一次,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学妹穿着我的衣服,我就在想到底是她穿好看,还是我穿好看呢?”李同学笑着说。看着自己的东西被别人买走,会很开心,当然也免不了一丝伤感。自家地里的瓜,自己疼。来自化学工程学院的马同学深有感触, “每次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就是我最心疼的时候,总是不忘嘱咐一句: ‘小心点儿用,经常擦擦啊!’”对“二手市场”看法不一其实,对于校园里的二手商们来说,买卖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卖东西是件很好玩的事,可以认识到不同的人。我想收获友谊比卖出东西更有价值吧。”来自文学院的翁同学说。
“有的人把自己只用过几次,还是很新的东西拿出来卖,高价买进低价卖出,有没有想过自己父母挣钱有多辛苦?”某位同学这样评价一些二手商贴出的 “血卖”小广告。但很多同学以“他们不吵闹,我们意见不大”或者“我不了解情况”来评价这些“商人”。
一位宿管阿姨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 “在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和愿买愿卖的前提下,同学之间相互买东西或卖东西是可以接受的,自己用不了的东西卖给别人,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同时又符合现在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像大四学生毕业时所开展的跳蚤市场活动就很好,各取所需。”有的宿管阿姨则表示: “这种在自己宿舍卖东西的行为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让社会上的小商贩混进来,扰乱治安,不能排除大一新生受骗的现象,为了学生的安全,应该禁止校园中的二手市场现象。”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管宿管阿姨们是出于何种考虑,总归是为了我们学生考虑。希望广大的二手商们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让一些人的担忧变成现实。(侯大超 李旭 童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