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创业加创新,就是高成功率
浙江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自两年前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在此注册以来,已有40多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园区安了家。目前,这40多家企业全部“存活”,大部分运行良好,有多家企业还吸引到了风险投资,正茁壮成长。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这里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成功的一大原因。据介绍,浙大科技园的4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都是科技型企业,有90%以上是浙大研究生创办的,并且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园区提供的一系列周到服务帮了创业者不少忙。对大学生创业的帮助从提高创业意识开始。园区还免费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等注册服务,目前,大学生到浙大科技园内创办企业,不出一周就可以办好所有注册手续。科技园不仅为每个大学生创业团队配备了由企业老总和专家担任的创业导师,还有创业辅导员和创业联络员。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资助政策,但大学生对此往往不了解,浙大科技园就为他们“找来”政策支持,帮助他们申请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07年,浙大科技园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基金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服务机构。科技部的资助以及地方政府1∶1的配套,对创业初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日前,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西湖·浙大科技园)在浙大科技园正式挂牌,今后大学生在此创业还可以享受到20万元以下一次性创业资助资金以及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
摘自《浙江日报》
南开:开设“情绪管理”课
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为此,南开大学率先开设了选修课程“情绪管理”,教授学生“心理瑜伽”。
在“情绪管理”课上,游戏、讨论、情境模拟、自我陈述等丰富灵活的形式都被应用于教学当中。导致情绪的因素包括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等。适合每个人的情绪调节方式也不尽相同。设立该课程就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自己的情绪特点和影响情绪波动的因素,特别是导致不良情绪的因素,并科学有效地寻找最适合的调节方式,建立和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
学生们在课上还能够了解适当宣泄消极情绪的必要性和方法。学会管理情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它是一笔长期“投资”,需要多次合理“消费”。此课程还会结合学生遭遇情绪困扰的实际案例和热点现象开设专题辅导,如普遍受同学们关注的恋情、学习和就业、适应力等都将成为辅导重点。
摘自新华社消息
就业形势严峻成大学生“最痛”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日前对全校938人抽样调查显示,社会竞争激烈让大学生觉得压力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成为他们的“最痛”。
调查发现,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一种希望。其中45.2%的学生希望在大学里学到过硬的专业知识;34.4%的学生希望获得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16.4%的学生把上大学作为一种认识历练。
摘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