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大女人散文”的恢宏气度———李东东部分文赋诗词作品读后◇辜晓进



  一前不久赴京公干,拜见新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同志,蒙赐新著一册,曰 《宁夏三题》,甚喜。
  所喜有因:一是东东大姐本为新闻同仁,业界早有才名,近年著作丰盈,得有题签惠赠,自然高兴。二是此书不仅汇集作者文赋诗词精品,更由萧允中、吴善璋、朱其善、李景杭等十多位书法名家精心书录,字体包罗行、草、楷、隶、篆,形式囊括横幅、中堂、条屏、对联、扇面,读来赏心悦目。三是此书装帧独特,借鉴中国古代册页形式,每帧横幅无论多长,均能展于一纸而无需翻页,匠心独具,设计典雅,翻阅把玩,爱不释手。
  李东东出身世家,父亲李庄是 《人民日报》创始人之一,后任总编辑。 “文革”期间,父亲“靠边”,东东上山下乡,历陕北高坡艰苦岁月,经内蒙草原雨雪风霜;又跻身解放军大学校,青春女兵,英姿飒爽。改革开放后,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硕士学位,从此 “女”承父业,由 《经济日报》入新闻大门,十年后从政,历任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国家体改委副秘书长,并曾任 《中国改革报》社长。2002年奉调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去年底任现职。如此丰富经历,也算新中国出生一代之典型了。
  《宁夏三题》,包含 《宁夏赋》、 《银川曲》、 《固原词》外加 《党校小赋》共四篇 (组)诗词歌赋,均曾在 《人民日报》刊载。粗览全书,虽内容都很 “现实”且紧扣 “主旋律”,但作者文史修养、章辞功力已跃然纸上。及至细读,妙语佳句时时可得,有些看似直白,却也有回味咀嚼余地。二书中有赋两篇,虽不像古代律赋那样严格地骈四俳六、对仗押韵,却也用句讲究,遣词华美,读来气势磅礴,字字铿锵。例如《宁夏赋》,开篇这样概括宁夏:“地小物博而山河壮美,回汉共处其风情迥异。历史悠远,沐千载风雨;文化蕴藉,有雄才济济。”后面讲到宁夏资源,作者豪壮情怀溢于言表: “今我宁夏,塞北江南。北原染绿,南山雄险。天下黄河富宁夏,祖先遗泽两千年。西北大漠孤烟,春风不度;宁夏草肥水美,稻香果甜。前辈黄河车水,白马拉缰;后人高峡筑坝,临波徜徉。最叹银川平原,独拥大湖千顷,西有贺兰屏障,东赖黄河滋养。阡陌纵横间,白杨参天;河湖湿地中,芦苇成荡。”
  最奇是党校学习,也能成赋。2003年春,东东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适遇 “非典”肆虐,遭遇封闭,足不出校,感触愈深。 《党校小赋》描写学校环境: “苑内绿树繁花,湖光山色,有桃源之胜,无金谷之奢。巍巍黉舍,鳣帏天成。”形容在校用功: “同窗攻读,焚膏继晷,求证旁搜远绍,问典穷幽极微。讲堂穆穆,论坛侃侃,朝夕思辨,时时间作,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介绍学员队伍: “休言身居庙堂,位列封疆,至此恂恂学子,求师绛帐。有枢要,有疆吏,有学贤,有将星。无官气,无霸气,无戾气,无娇气。出则同行同止,入则循规蹈矩。”果然有声有色,意气风发。
  晋陆机云: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意指诗常为抒发主观感情,用词绮丽细腻,赋多用以描写客观事物,文章宜爽朗通畅。其实,历代名赋,也宣泄感情,只不过隐于叙事之中,并不直言,多靠意会。如欧阳修《秋声赋》: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看似咏秋,实已流露当时郁闷心情。
  应该说,李东东是深得文赋要义的。其作品不仅文气贯通、爽朗流畅,而且立意高远,感情澎湃。特别是她作为女性,为文雍容大度,不拘小节,用词果敢,气势恢宏,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难怪作家张贤亮也对其作品赞叹有加,并将其归为 “大女人散文”之列,以区别柔情似水、小家碧玉、家长里短、无病呻吟(仅指某些作品)的 “小女人散文”。当然,张贤亮也说了, “小女人散文”也不是不好,这类散文中也有写得相当不错的。只不过,在一片 “小女人”中,寥寥“大女人”便显得格外突出,也更为难得。
  东东文赋,也获新闻同行喜爱。如范敬宜老师,乃新闻界著名才子,诗词书画兼长,先后任《经济日报》、 《人民日报》总编辑,退休后被聘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四年前为东东 《宁夏赋》 (书画集)作序云:“余读其赋,才思飞扬,文采烨然,乃击节叹曰: ‘美哉赋也!岂塞下之形胜,假君以灵感;矧燕赵之遗风,出君乎至性者耶!’”三东东之 “大”,同样体现在她的诗歌作品中。也许祖籍为 “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也许广袤西北的四年锤炼,使作者青年时期在陕北和内蒙古孕育的豪放情愫得以发扬光大,故其诗词字里行间,也是器宇轩昂。
  《宁夏三题》中有 《银川曲》,开首借李白名句,仰天吟唱,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浩浩北去过银川。/君不见五十里长街华灯放,/坦坦西行到贺兰。”中间讲究格式,对仗工整,道: “兴庆彪青史,英风豪气创大业。/金凤鸣塞上,羽衣霓裳舞翩跹。/西夏雅古风,独辟蹊径问前路。/永宁汇才俊,慷慨高歌绣河山。/贺兰谋良策,旌旗十万气若虹。/灵武提雄师,铁马金戈战犹酣。/好一似百舸千帆竞大江,/群星璨河汉。”结尾化繁为简,一语道破,云: “宁夏不言小,/敢做大银川。”全诗三十八行,以凝练词句概括银川古今风貌,当代才情,可以轻诵,更宜高歌,据悉在宁夏当地已不胫而走,广为传诵。
  《固原词》填词五阕,分别为 《破阵子·青史》、 《南歌子·红旗》、 《山花子·春雨》、 《南乡子·书香》和 《采桑子·好景》,多处用典,格式严谨。 《春雨》将当地干旱盼水地名 “喊叫水”、“好水川”巧妙嵌入,云: “童山旷野叹天旱,/魂牵梦萦树满山。/千里帷幄左公柳,/绿如烟。/喁喁盼水喊叫水,/涓涓汇川好水川。/万众喜雨逢春雨,/笑开颜。”笔者更喜 《书香》一词: “何处望神州。/不尽风光萧关楼。/欲说塞外荒寒苦,/且休。/胸中锦绣不言愁。/宏图起从头。/雄风重振写春秋。/文脉一缕传今古,/悠悠。/户户书香尽风流。”这些词由众书法家一一书来,愈显豪放。
  此书还收有范敬宜书写横幅、中堂各一幅。范老师书法在新闻界也堪称一流,功力不让书界名家。这回书写千言长卷,飘逸潇洒,雄浑圆熟。范敬宜与李东东在诗文方面也是志同道合文友,他称东东为宁夏作赋是 “敢以一枝纤笔,试为扛鼎之作”;在为东东散文集 《远离北京的地方》填词 《念奴娇》代跋时,称其 “豪情似海,胸中万象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