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接近
伟人





  曾有人问起我,当年我在北京上大学时和毕业以后,见没见过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现在想想,确实见过一些。虽然有的相隔较远,有的时间短暂,但是每次见到他们,我的心情都是很激动,所留下的印象很深。多少年过去以后,一旦记起,当时的情景犹在眼前,而且会产生许多感慨。
  两次见到毛主席两次见到毛主席,一次距离稍远,一次就在眼前。一次是活生生的,一次已经静卧长眠。
  第一次,是在1966年,即文化大革命刚爆发的那一年。八月份,天气炎热,人们的心头也热。当时,全国上下则是轰轰烈烈,乱乱纷纷。一天早上,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全校同学立即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说是中央要召开红卫兵大会,进一步发动文化大革命。于是,我们放下手中的事情,登上校车直奔天安门。当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时,看到那里已经来了不少人。从人们所举的校旗上看,有北京的,也有外地的;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大概由于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和文化大革命的策源地吧,我们北大学生被安排在离天安门最近的地方,即天安门城楼下的金水桥附近。这时,广场上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已是人山人海,满满当当了。放眼广场上一看,到处是人头攒动,旗帜林立,熙熙攘攘,甚是热闹。这次开会上面也有通知,所打的旗除了校旗之外,只准打红旗,不准打彩旗。因此广场上空是一片一片的红旗。红旗是革命的象征。对此我们意识到,这次大会是革命的大会,不是往日那种庆祝的大会。这时,我看看天安门城楼,城楼两侧也插上了红旗,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陆续来到了城楼上。但是毛主席没有来,人们都在盼望毛主席来。突然广场上静下来了。我知道,这是大家在静穆中等待领袖出现的庄严时刻。忽然,我看见在天安门城楼中央有人手里拿着一块红绸子朝下一扬,天安门城楼下的一个乐队(这时我才发现这里有个军乐队)立刻奏起了《东方红》乐曲。随着《东方红》的奏响,毛主席的伟岸身影在天安门城楼上出现了。这时广场上立即欢呼起来。“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呼声响彻广场。我在十分激动的心情中眼睛直盯着天安门上的毛主席。这时我忽然发现毛主席今天身上穿的是草绿色军装,领口上戴着红领章。不是以前所穿的灰色中山装。这是非同寻常的。穿军装,这是象征革命,象征战争。看来,毛主席是把文化大革命当作一场革命一场战争来进行的。这时,广场上的欢呼声在继续,广场上空的红旗也在频频摆动。整个天安门广场是一片沸腾的红色的海洋。我看见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正在朝城楼下的欢乐人群不断挥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发现周围不少的人都激动地哭了。过了好一会广场上才逐渐安静下来。接着,大会开始了。主持大会的是陈伯达(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他宣布了大会的议程。之后,是林彪讲话。林彪以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身份,拉着细长尖利、有气无力的声调极度地赞扬了毛主席,论述了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性。林彪讲完以后,主持人宣布请红卫兵代表发言。这个宣布让大家吃了一惊,使广场上的所有与会者都兴奋和激动起来。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子急忙忙走上了天安门城楼。她被安排站在了毛主席身边。这个女红卫兵开始发言了。由于过份激动,她的话简直颤抖得有点讲不出来了。她说:“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句话里面不知说了多少个“最红”。发言的中心意思是红卫兵一定要发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干革命,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发言之后,她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红袖章。我看见毛主席亲切地和她握了握手。在毛主席与她握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群又激动地欢呼起来了。“毛主席万岁!”的声音响彻天空。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