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中地理学的一个本科专业。本专业点自1978年建立以来,在我校“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和“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指导下,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取得了骄人成绩 :2002年成为北京市重点改造专业,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10月被评为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成为该专业两个国家级建设点之一,同时也是北京地区高校相同专业中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目前,该专业已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即专业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学科基础与专业应用两个核心进行建设,形成了从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专业在坚实学科基础的同时,突出专业应用特色,学生的城市与区域调研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制图识图能力和城乡规划管理综合能力等四大核心能力,创造性地将一年级到四年级的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相连通,组成系列模块,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建设,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并通过产学研结合项目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工作实践,有利于学生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联系,保障“依托学科、面向应用”课程体系的实现。此外,还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多方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及应用性、面向性特色突出的本科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已有优势,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适应北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具有城市与区域调研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制图识图能力和城乡规划管理综合能力,能在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与房地产等领域从事策划、规划、管理、评估和咨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性人才,为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示范和带动作用。
    围绕专业建设目标,今后的建设思路是:以北京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需求为依据,培养应用性人才;以跨学科综合基础和应用能力实践相结合为方针,深化应用性教育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城市要素综合性应用课程为引导,以模块化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课程为重点,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科研体系,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跨学科综合特点的复合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文、图/应用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