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鲁东大学三十年发展实现两大跨越

    编者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此为伟大转折,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了新时期,开创了新理论,走上了新征途,取得了辉煌成就。
光阴荏苒,抚今追昔。鲁东大学一代代师生员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致力于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时值祖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报这期开始将开辟专栏,刊登“话说学校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有关文章,介绍我校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热忱欢迎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经历学校改革开放30年的离退休老同志踊跃撰稿。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勇于改革和创新、奋力拼搏和进取,扩大了办学规模、拓展了办学层次、提高了办学水平,学校实现了由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到烟台师范学院、由烟台师范学院到鲁东大学两次大的历史性跨越,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30年间,鲁东大学在校生人数增加到了近24倍,学校教职工人数增加到了5倍,硕士点从无到有,学校的建筑面积增加到了25 余倍,科研成果增加到了200 余倍。
    1978年,鲁东大学在校生934人;教职工382人,其中助教152人,讲师18人,副教授2人;建筑面积31000多平方米。拥有中文系、政史系、英语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等6个系。
1984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烟台师范学院,实现了学校由培养专科层次人才向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跨越。同年9月,中文、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197人。
1988年,我校在校生2800人,全校拥有10个专业,教职工人数达到了844人,其中助教363人,讲师142人,副教授56人,教授5人。
    1998年,我校在校生近6936人,函授生7000多人,在校留学生66人;设有13个系27个专业;教职工1114人,其中助教107人,讲师231人,副教授178人,教授54人。设有移民文化史等7个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
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烟台师范学院更名为鲁东大学,实现了学校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跨越。
    2008年,我校在校人数创历史新高,全日制在校生237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82人、本专科生23005人、外国留学生147人;另有函授生6027人、在职硕士研究生217人。 学校总占地2134亩,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7万册、电子图书18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9个、特色数据库4个。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现有教职工2017人,其中专任教师1316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8人、副教授34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1人、硕士学位者693人,研究生导师179人。其中,泰山学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9人。聘有陆大道、赵尔宓等9名院士担任客座、兼职教授。
    学科门类齐全,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成绩优秀。现设21个学院、3个教学部、34个硕士点、5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4门。多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过线率均在70%以上,全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均在93%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5%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4年以来,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2项;在山东省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在第三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1项;在“第三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比赛中,在连续两届冠军空缺的情况下我校学生脱颖而出,获得文学翻译组冠军。
    科研明显增强。学校现有英语语言文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实验室,拥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12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129项,厅局级项目83项,通过鉴定科技成果44项;出版学术专著129部,发表学术论文6976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3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3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关系,已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了“2+2”和“3+1”模式的本科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