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大学学习:合理安排 拓宽能力

                                                              □ 颉谭成
    经过十年寒窗,走入丰富多彩、个性张扬的大学校园,如何以学习为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是同学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那就让我们在教务处副处长颉谭成老师的带领下,走近、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清晰地规划好自己的大学学业。
认识“学分制”  合理安排学业
    我校实行的学分制可以让你弹性地安排学习年限,如果你学习基础好、精力充沛,就可多选修课程,提前毕业;如果你学习基础薄弱,或因兴趣广泛学习其它知识,或因某种原因中途停学,就可申请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四年制本科生可在 6 年内修完所需学分。这种制度打破了中学阶段一个班级、一张课表、教学计划统一的僵化模式 ,它为你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知识结构 ,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知己知彼  尽力而为
    虽然按学分制的要求能自主选课,但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你应按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安排顺序修读。因为提前修读可能给你的学习带来困难,滞后修读则有可能影响你按时毕业。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个性化的修读计划,但在选课时一定要注意课程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不同,课程安排也有所区别;同类或同名课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不同,学时数及学分数也不同。即使学时数相同的同名课程,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各有侧重,你在选课时应注意选择修读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修读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并取得最低毕业学分后方可通过毕业资格审核,是否毕业与你所修课程门数无必然联系,应避免盲目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学校为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最长年限内顺利完成学业,要求学生每学期修读课程一般在25学分左右,最少不得低于16学分。
刻苦学习  拓宽能力
    学校根据培养方案构建了“四平台六模块”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现有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对基础课程难度和深度的要求,实行了课程分级分类教学和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选修课两部分;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同时,我校根据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设置了专业方向,配套开设了方向模块课程供你选修。专业选修课模块介绍专业前沿发展方向和新技术,你可根据自己的从业意向和爱好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基本素质4个层次。基础技能层次包括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金工实习等;专业技能层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验和临床见习等环节;综合训练层次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RP)等教学环节,培养你综合运用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素质教育平台包括全校任选课和课外素质教育模块。全校任选课模块涵盖了政治与法律、社会、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文学与艺术和科学与技术,以及成才与创业等多方面内容;课外素质教育模块主要覆盖各种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着重培养你的科研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使你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突出个性发展。
    学校提供的“课程盛宴”供你自主选择,你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所学课程的具体目的、意义,注意学习的层次性,不断为自己设定直接、近期的目标,在学习、实践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的理想插上强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