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了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后的一次集体——————寻根与感恩
时光匆匆而过,双鬓渐染秋霜。有过向往,有过迷茫,有过拼搏,有过感伤。而对于刚从“文革”中走来的一批渴求知识的青年来说,光华园中的同学谊、师生情便成为了他们埋藏心底永恒的记忆。
三十年风雨沧桑,三十年故园难忘,感情在时间的流淌中深深地烙在了心底。无论天南地北,无论从政经商,而这份光华人的终生情缘始终是支持他们的精神支柱。昔日的朗朗书声,嬉戏打闹,已经魂牵梦萦。如果有一个机会使同学欢聚一堂,共同怀念同学之谊,畅叙师生之情,商讨兴校之计,“三十年来重聚,八千里外遥临,虽将老矣,不亦乐乎?”
这一天,终于来了。
2008年10月25日,在迎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喜迎西南财经大学复校三十周年。各地学子纷纷来贺,重游故园,感慨万千。昔日小苗,已成参天大树。巍巍学子,续写着财大的辉煌,谱写着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三十年,同学谊,师生情,母校兴”十二个字,不禁将我们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思源回家十月的蓉城天高云淡,香沁醉人,光华园里繁花似锦,浓情似海。北大门一座弧形的气球门,张开双臂,欢迎着每一位光华学子的回归,洋溢着一派喜气;悠悠小径,随处可见“三十年,同学谊,师生情,母校兴”的横幅,鲜艳夺目,让人倍感温暖亲切。停车场,甚至连第一运动场也早已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学子对母校的期盼已经迫不及待。在光华楼右侧,搭起了许多蓝色的篷子,这是各系的驻扎地,醒目的系旗告诉着学子们,“到家了”。志愿者们不辞辛劳,为嘉宾和学子提供服务,让他们能尽情享受此次盛大重逢的喜悦。
九时许,熙熙攘攘的人流不断涌进会堂。会堂外彩旗飘飘,会堂内华灯明亮,一派喜悦的氛围在蔓延,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来宾。举目主席台,背景喷绘以红黄暖色调为主,下衬祥云图案,标有“三十年,同学谊,师生情,母校兴,西南财经大学复校暨78级入校30周年纪念大会”字样,如一幅画轴缓缓展开,将学子们引入了这个温馨的家园,不禁回想起三十年来母校发展的步步足迹,更加感受到了母校的辉煌历程。主席台前鲜花簇拥,争相斗艳,给整个会堂增添了不少亮色。两侧墙上挂有两条横幅“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回肠荡气;真情,友情,师生情,情情魂牵梦萦”26个大字,字字敲打着学子们的心窗,一个个向往、一段段往事重现眼前。
人在不断地涌进,转眼之间会堂爆满。78级校友多数已知天命,而相见时,依旧抑制不住胸中的激动,握手、相拥、畅叙情怀,宛若当年。一位年逾八旬的老教师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步入大厅,他脸上笑容如孩童一般灿烂,“这么多年咯,能和我的学生再相聚,还不晓得该说啥子,我很幸运啊,心里很高兴呦!”
九时三十五分,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顿时,会堂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人们心中积聚已久的暖流开始奔腾,笑容绽放如初。是啊!三十年不短,三十年不长,有多少温润如玉的记忆,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执着与坚守,光荣与梦想都经受着意味深长的考验!这聚首的一刻终于开启,人们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
校党委书记封希德教授,用那淳厚的嗓音,熟悉的四川话,回顾过去,评叙现在,展望未来,用热情感染着每一个到场的嘉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当广播传来国务院关于恢复四川财经学院招生的决定时,历经‘文革’磨难、绝处逢生的川财人热泪盈眶、奔走相告、踌躇满志、彻夜难眠的激动心情。30年峥嵘岁月,30年弦歌不辍”。 是多么亲切啊!作为校党委书记,他是这场盛会的主人;作为曾经的同窗,他又是目睹光华园沧桑巨变的一员,自是感慨万千。会前,他和老同学亲密握手,贴耳交谈。会上,他和校友们一起追寻着30年前求学奋斗的点点滴滴:狭小简陋的宿舍、残缺不全的教学楼、百废待兴的校园、坚定自信的师生。如今,春华秋实,日月轮回,昔日青衫才俊已成各方翘楚,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封书记的讲话多次因台下掌声而停止,他用深深的鞠躬表达对财大、对恩师的感激,对凤凰涅槃,蝶变新生的同学时光的深深怀念。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同学们的一片炙热,那是对母校的感激。
师恩如山,师恩似海。当同学们走出校门,投入社会,老师们依然坚守岗位,关心同学。康才洪老师,作为78级任课教师代表上台发言。康老师的头发斑白,已见沧桑,而教师的风发意气仍在,上台时,“老师好”的声音在会堂响起,这是老师最好的名片。康老师说,78级学生是教学生涯中最为难得、引以为傲的一批学生。作为老师,深感自豪和高兴。顿时,台下一片欢呼雀跃。在财大,像康老师一样兢兢业业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双臂扶起迷茫的一代人,用自己的行动与精神,将“大师著大学,大气方大成”完美诠释。
大会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1978年学校复校时,仅有5个系6个专业,今天,200余名78级校友,分别登台,透过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一路追寻,一路回望,用自编的节目,为母校献礼,纪念心中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最温暖的日子。伴着诗声、歌声、掌声、欢呼声,全场嘉宾共忆友情、共忆光华、共忆铁树、共忆青春。或许,此时此刻,在校友感情的迸发中,已不仅仅是再聚首的激动和喜悦,兴奋和欢跃,而且还有更多的是感受到的母校的沧桑巨变,母校对每一位学子的关心与关爱,母校对未来的宏伟蓝图,“母校兴则同学兴”。
三十年的离别愁绪,三十年的魂牵梦萦,当他们来到这里相聚时,喜悦和兴奋之情又怎能用只言片语表达清楚?相聚光华园,重温三十年的记忆,用美妙的歌声响亮的唱出: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闪亮的日子三十年来,78级校友们风雨征程,流金岁月、弦歌不断,在历史的蜕变中,与祖国腾飞、与母校共辉煌。当翻开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忘不了的青春岁月已经成为永不磨灭的信念。重逢时刻,思念,感激,祝福,在脑海中闪现。而眼中,早已噙满幸福的泪水。大会期间,各系奉献了一个个深情并茂的自编节目,表达着对光华园沉甸甸的爱,以及“回家”的幸福与荣耀。
兄弟姐妹重回家园首先登台表演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们,他们用豪迈的歌声演绎了多彩的故事。何广松校友一首《为了谁》,震惊四座,唱出了绵绵深情,全场欢呼雀跃,现场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一句“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唱出了78级一代人的胸怀与感情。想起那段艰辛的道路,想起昔日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怎能不热泪盈眶?三十年,沉淀了太多,却没有吞噬彼此心中那份深深的情意。紧接着,原政经系的老教师们登台,在校友杨长荣的大提琴演奏曲《天鹅》声中,接受献花。最后,贺力平校友深情的说道: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在母校渡过的快乐时光。浓浓的母校情结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继往开来礼赞母校工业经济系78级的四位校友,深情朗诵了自己撰写的诗篇 《继往开来的礼赞》, “我们的聚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年龄悬殊,大小相差一轮;学历高低,从初一到高三;职业迥异,七十二行都有其踪。当我们殊途同归,当我们踏进光华,当我们汇入工经系大家庭,一切差异荡然无存!”相聚在光华园,一起成长,一起嬉戏, “争校舍,我们一起推墙;解燃眉,我们竞相倾囊。做学问,我们如饥似渴,读经典,我们上下求索。”在一起的日子充满快乐,母校情结在心底积淀。继往开来,对母校的祝福 ,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财大人心里流淌的一股精神与期盼,那不仅有他们美好的愿景,还有对我们一代新人的热切希望。《祝酒歌》的音乐响起,欢快的节奏更加增添了喜悦的气氛。1978年财大复校的时候,《祝酒歌》就在广播中不断唱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记得,这首歌给财大带来多少欣喜,给财大人多少鼓舞。美妙的旋律,悦耳的歌声飘荡在会堂里,人们不禁沉浸其中。同学们祝“老师身体健康,学校兴旺发达,校友幸福快乐”。
重展双翼难忘相会78级会计系的校友们身着盛装,佩戴精致的胸牌,在《闪亮的日子》伴随中,一一登台。代表之一焦薇紧握话筒,向嘉宾深情地讲道:“1978年十一月是一个我们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年我们63个身份不一,素不相识的青年,手捧四川财经学院会计系的录取通知书,激动万分,奔向光华”。焦薇老师的声音越发响亮,泪水已无法释怀心中的激动:“一张小小的通知书,让‘文革十年’我们失去的梦想与希望被重新点燃……折断的双翼重新舒展”,那份喜悦溢于言表。作为当时的老大姐,对同学的情意一直珍藏在心底。大学的生活给了她乐观坚强的信念,现在仍在感染着她。刘富江,李晓玲也一起回忆了曾经的点点滴滴。“三十年峥嵘岁月,我们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与时代一起耕耘。从戎问政,执教经商,处处有身影,时时奏凯歌,有默默的沉思,更有奋进的高歌”。会计系的全体78级同学合唱一曲《年轻的朋友我们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欢快的语调,仿佛年少轻狂的岁月宛如昨昔。台下的校友们也跟着唱了起来。顿时,会堂内歌声响起,又把大会推向一个高潮。全体同学祝老师“身体健康”,祝学校“兴旺发达”。
三十年后 我们再相聚在《感恩的心》的感召下,78级统计系的同学们上台了。在主席台的一侧,当年的恩师赵东亚先生现场表演书法。“情系母校,心想事成”八个大字,苍劲有力,这是赵老内心缠绵的情愫啊!赵老师用八个字寄托了心里的点点思念,并祝他的学生“一生平安,一生幸福”。这简单而深情地祝福使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不禁在会堂内蔓延开来。在这时,一位刚下飞机的78级统计系同学匆匆赶来,来不及整理倦容,依然融入了相别甚久的兴奋中,“回家”的感觉真好!统计系校友钟光德深情地感慨:“好快,三十年前我们相逢于此,三十年后一园同窗已是花白发梢。但对母校那份深深的眷恋,没有丝毫改变”。每一个人都沉浸其中,回想着当年的青葱岁月。最后,赵一先校友以高亢的语调,一手拿着话筒,一只手臂张开,对着满堂的人说:让我们相约下一个30年!顿时,会堂内沸腾了,那是自信的声音,也是一个光华人最豪迈的放歌!一枚印章珍藏一生1978年11月,78级财政系41名同学汇聚光华园,开始人生新的里程。2008年10月25日,三十年之后,只有屏幕上放映的两张泛黄的老照片还记载着当年骄子们的沧桑和清纯。刘欣校友在主席台上现场书写了 “大学之道,止於至善”,这是校友对母校的期盼,是对学校把育人至善为己任、快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重点的肯定。78级财政系的校友们,最珍贵的是当年毕业时的一枚枚小小的印章,由刘欣篆刻,每位同学将它在书法纸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并送给财税学院作为纪念。这些印章,珍藏了三十年,它见证了同学情谊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无数个魂牵梦萦的岁月。当年最小的小弟王彬更是要 “感谢老师们的照顾和关心,感谢我的老大们。有句话说得好,一天老大,终生老大”。是啊,78年财大复校招生,入学的王彬只有14岁,是这批人里最小的一个,得到照顾最多的一个。他在 《精彩的记忆片断》中以一种欣喜略带调皮的语调去回忆那段难忘的大学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有 “老大”们无私的帮助,也有同学们坦荡的胸怀。记载了同学时光的欢快,小弟王彬的心里满是感激 。深深的一鞠躬,是对母校,老师的感激,是对三十年情谊的深深铭记。金融精神薪火相传“金融78雄起”!最后一个上台表演的是78级金融专业的校友们。三十年,光阴荏苒,昔日只有64位同学的金融专业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期货与证券三个学院。邓乐平和张合金校友将覆盖“金融78”红旗的一副“马到成功”图送给金融学院,送去了老校友们的期盼与信任。同时,将代表78级精神的锦旗传给了在校学生。78级有自己的一面旗,那是一个象征,那是一种精神,代表了78级的辉煌与记忆。这就是张旭校友所呐喊的精神 “拼搏奋进”。金融精神,薪火相传,脉承万载,这也是对母校在新世纪快速全面发展的美好祝福。那是一份众人肩负的责任,更是一剂催人上进的良方。这段 “像花儿一样的青春记忆”,再次把大会推向了高潮。
用鲜花表达感恩5个系6个专业的校友为几乎每一位曾经的老师献上了鲜花,对于仙逝的老师则寄予了哀思。一束束鲜花芬芳素雅,香气迷人。在每个系表演节目的尾声,总要邀请当年的老师上台,向他们每个人献上这样一束鲜花。此时会场会刹时响起一阵阵长时间的热烈鼓掌声,人们不约而同、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翘首探望曾经关心自己、给予谆谆教导的各位老师。一次次接连不断的鼓掌与相拥,师生们已是饱含热泪,此情此景无不令人感慨。这精心定制的花束,这发自肺腑的鼓掌,这充满崇敬的翘首,早把台上台下人们的感情融汇在一起了,整个会场一片欢乐的海洋。师生相见,同学相见,新老校友相见,人们感情的暖流又一次窜遍全身,飞腾起伏。
“一束鲜花不能表达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老师把我领进殿堂,是老师带我引路上道。见到她,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啊!”
“我们调皮的时候,老师谆谆教导;我们疑惑的时候,老师循循善诱;老师总在我们每个人的作业后,留下意味深长的批语;我们总在老师的宿舍习题探讨……我们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三十载的夜夜期盼,今朝终于梦圆。热闹的场面,深深的情怀,弥足珍贵的记忆,装载了校友们的太多的火炙情感。或许经年后,很多事都会慢慢淡忘,都会永远的消匿于历史的漫长轨迹之中。而这份情意,早已融入身心,永远的驻足于每一个财大学子的心里,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去追忆,去感叹,去留恋。
一时间,感情如潮水,闸门开启,潮水奔涌。可叹时间短促!感情在时间的悄悄流逝中不断升温,在时间的默默延伸中步步加深。30年来的聚会是一次感情的大交融,在人们的心间编制了一条时间的带子,带回从前,带向未来,带到五湖四海,带到每一位光华学子的心中,这份依恋会抒不完、道不尽。(文/李岩隆 王振兴 图/董尧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