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依托我校图书馆软硬件资源及图书文献资源的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大同市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在我校正式运行。该研究项目由我校档案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曹安斌主持承担、 山西省科技厅下达项目经费10万元,是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是在国家和我省关于加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思想指导下,以服务为先导、共享为目标,从2006年开始,通过文献调研、资源整合、网站设计、测试运行四个阶 段的努力工作,于2008年3月底圆满完成了平台的建设任务,并正式运行。
大同市文献资源服务平台是以我校图书馆为信息中心,整合大同市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信息标准化技术,建立了书目、期刊数据库,收录了大同大学、云岗文物研究院、大同市高寒作物研究所等几家图书馆共10 万多条书目数据和一万多条期刊数据。读者根据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主题词以及该书的收藏地等信息检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根据大同市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建有辽金文化研究题录、辽金文化研究文摘以及地方戏曲剧目简介三个特色资源数据库,对研究大同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收录有维普、CNKI、万方、ACS、APS、书生之家、超星电子图等电子数据库,丰富了平台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的实时联动,满足了读者快速、新颖、准确、直观的检索需求。
大同市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了完备和枢纽化的书目信息检索系统;建立了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建立了迅速多层次的文献传递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功能、信息发布功能、文献检索功能、信息咨询功能、文献信息的代查、代检、原文传送及跟踪服务的功能, 实现了区域文献资源共享,为最终实现全省及全国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经过努力,这一平台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信息最丰富,传递速度最快,使用最方便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将为大同大学的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也必将推动大同市的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科技处: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