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英国剑桥大学行
———见闻与思考

  去年,图书馆电子阅览部邹忠民教授等曾有英国一行。在英期间,他有机会对世界著名高校剑桥大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考察,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下了《英国剑桥大学行》一文。因文章篇幅较长,本报拟分期刊出,以飨读者。———编者
  仿佛范文忠公《岳阳楼记》的恢宏起势,诗人写剑桥,第一句下去便将剑桥之美聚焦在剑河上———“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康河(剑河),原名“RiverGranta”,后演变成“RiverCam”,剑桥(Cambridge,亦即诗人的“康桥”)也因而得名。剑河由北而南,曲曲折折,流过剑桥这一大学城时,经过风格各异的小桥无数,如数学桥、三一桥、克莱尔桥、叹息桥等,但并无一座桥称为“剑桥”。这颇令不少只希望记录“到此一游”的观光者失望,却让更多象徐志摩这样的有心人大饱眼福。
  诗人写剑河从上游写起,起始于“拜伦潭”(Byron'sPool)。据说大诗人拜伦当年常在此游水玩耍。由拜伦潭而下,是一个著名的小村,名叫“格兰切斯特”(Granchester)。村里头有不少名胜,如有一座有1000多年历史年的教堂,有几处有名的酒吧,叫红牛(RedBull)、蓝球(BlueBall)什么的。但其最有名,也最受诗人宠爱的,则是一个名叫“果园”(Orchard)的地方。我们曾在那里走过,果园不大,但充满了野趣。园子由天然的灌木围着,中间星散着各种果树,主要有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等。春天梨花漫天,秋日硕果满枝,着实令人赏心悦目。徐志摩所说花果会掉入杯中,小雀子会飞到桌上来啄食的“奇遇”,笔者虽未曾经历过,但窃以
  为花与果都还是次要的,果园的精髓在于它的氛围———一种恬淡
  轻适的境界。带一卷报纸,花一磅钱要壶茶,再花几磅钱要些点心,
  寻张粗木桌子放下,再把身子往躺椅上一放,你就可以慢慢享用一
  个自在的下午或黄昏了。“一壶茶,一甜点,一张报纸看半天”或许可
  说是果园生活的典型描绘。但果园不只属于独处者,家庭休闲、朋友
  聚首的也并不少。大家都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在,仿佛遗世独立,
  浑然不觉身外世界的存在。难怪过去就有许多名人留连于此,如有
  名的“格兰切斯特小组”,其核心成员包括文学家伍尔夫、卢勃特,哲
  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和经济学家凯恩斯等。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可
  以在果园里看到他们聚会的照片。格兰切斯特至剑河的水坝,是垂
  钓的好去处,河身曲折但水流平缓(只是别忘了要先交钓鱼税———
  一种在我们看起来很奇特的税种)。由于有了水坝的约束,平缓的水
  流突然有了落差,因而有了些声响。我们的诗人就爱在水坝旁边的
  大草坪上,就着满天星光,“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
  声”。并说这是他在剑桥经验中最神圣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记得初到剑桥,有一天晚上,我们在莫德林学院旁的印度餐馆吃过晚餐之后,我儿子的一位师长曾带我们到那一带转转,并在水坝附近的长椅上小坐。或许是不太晴朗的一个晚上,所以没注意到星光,或许又因为不是“单独”,所以也没留意这种种美妙的声响。我只是记得河岸上昏黄的灯光中绻缩着欲睡还醒的小野鸭们,让我们大为惊异。在这之前,我们还从未有机会这么近距离地看野鸭。后来我们常从剑河边路过,不时还会见到野鸭,甚至天鹅迎着阳光飞去,那鼓翼的声音和翱翔的姿态着实令人惊羡不已。
  然而剑河的精华,据诗人看来,却在其中游,剑桥“最蜚声的几个学院”的“后园”(Backs)。那国王学院的教堂是剑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几代英王前仆后继,花了将近100年才完成的一座建筑,据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森林似的尖阁不可浼的永远直指着天空”。此外,它的名气更因其唱诗班而得以无限放大———每年圣诞节,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都会在这里将他们所唱的圣诞歌声现场直接播向全世界。三一学院临河的那座“雷恩图书馆”(WrenLibrary),是以它的设计者、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Wren)的名字来命名的。(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