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对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湖工大今天的办学成就来自于“坚持把发展当作第一要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坚持把发展当作第一要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兴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科学规划学校“十一·五”发展目标,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学校明确提出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省属重点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学校围绕办学目标,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近年学校连续三次被授予“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态势良好,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干,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1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3个,另有15个工程硕士等其它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001年通过了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整体条件省级评估,2005年又通过了博士点立项建设省级评估。2001年以来,我校有20项获省部级奖励的教学研究成果,9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1门湖北省优质课程。我校毕业生以“适用实干”和“综合素质高”为特点,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制订和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正副教授400余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校内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主讲教授等136人。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方面,学校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奖98项。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转让推广科技成果472项,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我校办学理念的转变
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作为一所大学治学兴学的思想精髓,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的办学理念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重塑,新的办学理念体现四个方面的核心价值取向:
1、聚合优势,特色发展
特色是个性,特色是战斗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发展是指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管理水平等方面或领域获取优势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策略。办高等教育应当走“合理定位、分类发展、各具特色”的道路,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我校来说,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的同时,更需要跳出“高、大、全”的误区,确立自己的特色,精心谋划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未来。
2、依托地方,多样化发展
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中央政府倾力推行扶强战略,先后启动了211工程和名校工程及高校大合并。合并后的高校航母对那些小船构成了巨大威胁,航母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国外大学特别是发达国家实力非常雄厚的大学正在跨越国界寻求发展。竞争的强度加大,还表现在“用户需求”的挑剔性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企业等对大学提供的教育、科研产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我校发展要打“地方牌”,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只有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学校才能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比如我校专业学科发展的重点不应该是基础理论领域,而应是支撑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应用专业,并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产品。
3、充实内涵,创新发展
前些年我校抓住发展良机,校园面积大了,在校学生人数多了,办学经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在外延不断拓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内涵的提高,积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真正从内涵上体现学校实力的还是学校变革创新的能力,以及学校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因此,现阶段我校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一是推进学科创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突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新兴学科;二是推进教育创新,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锻造人才培养个性;三是推进科技创新,瞄准湖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追踪科技前沿,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建立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一批原创性成果;四是推进管理创新,我校要在办学思想、模式、机制和体制等方面勇于突破,树立“大学也需要经营”、“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把我校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创新型”学校。
4、广开渠道,合作发展
大学合作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指吸引或借助外部教育资源来实现自身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我校应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合作发展:一是校企合作,二是社会合作,三是国际合作,四是院校合作。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