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选择,我投入,我快乐

  接到张磊的电话时,我正在为赴菲选拔最后一环节的考试做准备。简陋的课桌上搁着《现代汉语》、《中华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专业复习资料。
  三年前,走进长安山,成为师大首届对外汉语专业的一员。我的辅导员是共和国首批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队长。崇拜之余,我和他聊了很多,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关于对外汉语教育的现状和前景,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所必需的素质。听了很多,想了很多,觉得志愿者确实是不简单的。在治安不稳定的异国他乡,孤身一人,在教学的同时,还得搞好和同事、领导的关系,这对于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们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辅导员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颇深,在大学的三年里我时刻不敢懈怠,因为我看到了自己与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差距,更因为看到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因此,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耐心,才能拿出更优秀的成绩。
  第一批赴菲汉语教师志愿者,一炮打响,被菲律宾商界称为“来自天国的天使”;第二批,首创了菲律宾《汉语学习报》;第三批的中华文化图片展大获成功;第四批则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而作为第五批的志愿者,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要怎么做呢?身后是前四批志愿者的累累硕果,前方是一条充满考验的征途,接过师兄师姐的火炬,我们代表着师大,代表着祖国。我们面对的这份光荣的使命,更是庄严的职责。国际汉语推广,一项神圣而又伟大的事业;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一个响亮而又光荣的称号。
  从往届的志愿者身上我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胸无半点墨,我们拿什么传播中国文化?有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又应该如何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理论,还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一次次的身体力行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志愿者选拔时的乐器、武术、书法等精彩的才艺表演,汉语角和“结对子”中获得的与留学生接触的经验,课堂模拟教学中学到的课堂教学技巧……我发现,每一次的参与都是感悟,每一次的实践都是成长。
  父母亲担心我应付不了一个人在异国的生活。我笑着说,这是我多年的梦想,我要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辈子都难忘的事;亲戚朋友劝告我当志愿者会错过考研、找工作等等。我笑着说,我还年轻,输得起。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没有弯路,你没有走过那一段,就不可能达到今天,当你回头去看时,也就无所谓的弯路。这一年的时间里,会有考验,会有磨练,会有阻碍,但是,这是多么可贵的机缘,我会成长,我会将志愿者的精神演绎得更加精彩……去的时候,背着一包行囊,归来时,希望里面装着的是沉甸甸的荣誉。
  怀抱梦想在前进的路上,我会带着激情继续行走。相信,总会有一片蓝天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