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对2007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进行表彰,我校科技工作喜获丰收,分别获得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其中周志祥、李正良、赵灿晖、唐光武、李正英的“大跨径拱桥地震反应特性与减震控制研究”获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易志坚、唐伯明、杨庆国、韩西、马银华、何兵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防治技术与路面新结构”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陈洪凯、唐红梅、叶四桥、李明、刘光华、祝辉、王蓉、胡明、易朋莹的“三峡库区危岩灾害发育机理、防治研究与工程实践”,何兆益、朱洪洲、黄维蓉、魏建明等的“高等级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研究”,肖盛燮、唐红梅、王昌贤、何兆益、凌天清等的“重庆库区环境地质灾害演变过程综合信息跟踪技术及应用”,唐伯明、凌天清、王成等的“三峡库区蓄水初期公路病害防治对策研究”获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明阶、许锡宾、徐容、王继成、林军志、刘洋、刘明华等的“混凝土结构损伤与健康的CT成像诊断技术研究”,吴国雄、王瑞燕等的“金刚砂在收费广场路面中的应用研究”,王多银、何光春、周世良等的“重庆港寸滩集装箱码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顾安邦、向中富、徐君兰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建设成套技术研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记者在科技处还了解到,在这次的表彰奖励中,全市市属高校一共获得了36项奖励,其中我校获得了10项,在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本报记者陈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