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好像可以被视为春天的起点。对于长江以南的地区,差不多可以这样说,但对于长江以北的地区,特别是位于祖国最北部的龙江大地,则难免会有超前的嫌疑了。说是春天要来了,反倒多多的下起雨雪来,隔三差五,晴一阵阴一阵。恰如前几日,飘飞的雪花,蒙蒙的小雨将天地间涂抹成一片乳色,叫人到哪里去寻觅春的芳踪倩影呢?
农谚说:“七
九河开,八九
燕来,九九
加一九,
耕牛遍
地
走。”
这几
条大
概可以
被视作
农历春归
大地的具体
时间表吧。显然,此农谚对于黄河流域是适用的,对于咱们大庆所处的地理位置,大概可以这样说:七九河不开,八九燕不来,九九加一九,不见耕牛地中走。
然而,我们要是有一双发现春天的眼睛,春天就不会那么遥远。其实,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这正是大自然的妙处之所在。我们思春心切,我们渴望春天,盼望春天,喜欢在尚且寒冷的天地之间寻觅春天的气氛和色彩:花朵熏染春天的气氛,绿色主导春天的色彩。而此刻,真花真草离我们似乎还很远。不过,前几日,偶然间发现路边的草坪上冒出了一根根细细的嫩绿的小草芽,欣然蹲下身去,细细地打量它们柔弱娇嫩的身躯:眼前这翠绿翠绿的一丛是多么值得珍惜,多么坚强勇敢的精灵啊。它们勇敢而倔强地挺起笔直的腰杆,为我们传递春天来临的讯息。它们是春日里一切新生命的先行者,为我们奏响了春天的序曲。虽然那么的渺小,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生机与活力。也许,这正是生命的价值之所在吧。
古往今来,多少墨客骚人在春日里为世人留下了绵绵的思绪。
春风带着丝丝的暖意,徐徐拂面而来,告知我们:春天来了!刘方平在《月夜》里不再感到寒冷:“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韦应物踏春郊外,游兴尽致,他在《东郊》中这样写到:“杨柳散如风,青山澹吾虑。”春风在呼唤着新的生机,燃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希望———可谓“春风惹人醉”!
春雨跨越了冬天的残虐,将琼浆甘乳无声无息地撒向了干涸的大地。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感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冲走了人们日里的疲乏,如挥毫泼墨一般,勾画出一派清新活泼,生机勃勃的盛景,令人耳目一新,精神百倍。王维诗《春雨中春望应制》有:“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所谓“春雨润心田”!
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呢?也许只有早已远行的海子心中最有体会,而当我面对这些小草儿的时候,胸中顿觉一片温暖,我完全沉浸在春暖花开的幸福之中:我仿佛看到了开满鲜花的绿野山坡上,有一群天真、快乐的孩童在奔跑嬉戏;我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山林溪畔,欣欣向荣的生物沐浴着春日里的暖阳……
哦,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要为这些绿色的精灵祈祷,愿它们挺过寒冷,茁壮成长,为大地涂抹新绿;哦,在这春意融融的时日里,我愿开作一朵白色的花,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告诉人们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绿柳。
朋友,春天之所以美丽、迷人,因为它经历了最后的春寒料峭;朋友,春天之所以生机勃勃,因为它展开了生命的美丽画图。您说,是吗?
春日里阳光正暖,空气正新,鸟儿正歌唱,草儿正生长。快来吧,我们何不暂且放下手边的案牍、丝竹,给自己一次拥抱自然,拥抱春天的美妙体验呢?
春来了!春来了!春意正浓,春光正美,我们正沐浴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