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黝黑,爱笑,眉目间透露出一种刚
毅。这就是“创业明星”邹鹏。他说,那份创
业经历让他成熟了很多。
2006年3月的一个清晨,邹鹏躺在床上,懒得起来。想起要洗换的衣服,心情糟糕透了。宿舍周围又没有洗衣店,不得不亲自揉搓衣服。手指触碰着冰凉的水,不禁打了个冷战。
“要是办个洗衣店,会不会生意很好呢?”创业的念头便在邹鹏心中萌生。
说干就干,邹鹏立即着手进行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周围洗衣店数量少、规模小而且服务质量差。再分析自身条件,邹鹏感觉到自己开个洗衣店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接下来就是筹集资金,邹鹏联系了一份家教的兼职,课余时间就给别人补课,积攒资金。省吃俭用了3个月,才积蓄了1500多元钱,远远不够买洗衣机,付房租。这时,他想到了从家里获取支持。
暑假期间,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创业策划书。一回到家,他就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父亲听了儿子计划,高兴之余也心存疑虑:儿子没有经营经验,家里挣点钱不容易,万一打了水漂多可惜。为了消除父亲的担扰,邹鹏反复向父亲分析洗衣店的前景,并表示暑假期间自己会走访洗衣店,积累经验。最终,父亲决定给儿子提供资金,让儿子去闯。
8月的阳光特别毒,被汗水浸透的衬衫总是贴着背。邹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了走访了10多家当地洗衣店,吃过多次闭门羹,可他并没有退缩。有位老板听了邹鹏的经历,被他的诚心和毅力所感动,不惜传授“生意经”
经过一暑假的准备,刚开学,邹鹏便筹办了“呵呵堂”洗衣店。邹鹏说:“之所以叫‘呵呵堂’一方面希望我的洗衣店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快乐,另一方面,面对困难,希望我能呵呵一笑了之。”
创业没有一帆风顺,邹鹏的“呵呵堂”同样经历了许多坎坷。经营的第一个月,生意冷清,仅挣了200元左右。这一切都让邹鹏苦恼,他进行了市场的再分析,并让员工挑毛病。不断的进行经营策略的改进,最终确立了“低价位、高质量、讲诚信”的经营理念。
生意日渐红火起来,可由于经营经验不足,仍时常有问题发生。他们曾将顾客200多元的衣服洗褪色,赔顾客200元钱。也曾收到过300多元的假币,也曾将客人衣服搞混、弄丢。
给邹鹏印象最深的当属“扣子风波”。有一名社会青年,到“呵呵堂”洗衣服,洗完取走后又折回说扣子不见了。声称那件衣服是香港买的,非常名贵。威胁邹鹏要么两天内找到扣子,要么以600元买下衣服,不然就要砸店。
怀着满腹的委曲,他想过放弃。静下心,他问自己就这样向困难低头了吗?不,决不。心灵的强音在回荡。
那两天邹鹏一有空就到店里找扣子,搜遍了每个角落,结果还是没找到。无奈他找到院里老师和朋友,经过多方协商,最终以赔那名青年100元钱了结。
尽管经历种种挫折,邹鹏的“呵呵堂”还是顽如劲草般的成长起来。由于规模扩大的需要,他在校园里设立了10个代理,在校外与其它干洗店联营。
邹鹏的创业事迹很快引起了《楚天都市报》《荆州电视台》的关注,一时间邹鹏成了明星人物。面对镜头,他说:“‘呵呵堂’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它让我懂得了面对困难,不能低头,青春是没有失败的,只要你肯奋斗。”
简介:
邹鹏城建学院学生,2006年创办“呵呵堂”洗衣店,在校园里设立了10个代理,在校外与其它干洗店联营。曾获一等、三等奖学金各一次,担任过城建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班长、社联副秘书长。一篇论文发表在《科技时讯》上,策划过“想唱就唱”本院“创业策划方案大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