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敦煌情结◇ 商学院 张婷


  关于敦煌,我孤陋寡闻。在过去的十几年生命历程中, “敦惶”在我的记忆里是个空白。
  在高中学习了一篇课文 《王道士》,我知道了敦惶有莫高窟,莫高窟有壁画、塑像、藏经洞,藏经洞里有文学价值颇高的文献等。相比较而言,我当时更大的感触,不在于敦惶的价值,而在于王道士达观地将壁画涂掉的愤怒,对他将无以估价的瑰世珍宝廉价地卖给甚至可以说是奉送给外国人而痛心。也许那时,敦煌开始走入我的生活。
  进入大学以后,我经常徜徉在图书馆,浏览着各类书籍。蓦然地, 《敦煌追问》映入了我的眼帘,高中的记忆于是将我推进了书中的敦煌之旅。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是何等的才疏学浅。在敦煌面前,我是多么渺小。在字里行间畅游,我的脑海中闪映着不同朝代洞窟里的神佛形象,同时,勾画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嬗变。一段深邃而动人的佛人东渐史将我迷住。敦煌壁画展现了从战国到元朝的历史景象,给我的历史知识注入了新的泓流。大唐和尚玄奘及其弟子悟空、天龙八部、千手观音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敦煌壁画中。我想文学著作 《西游记》、 《天龙八部》,舞蹈奇葩 《千手观音》是否都来自于敦煌。敦煌是文学家、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敦煌在中古时代是最扎眼、最诱惑、最炙手可热的地方。处于丝绸之路的咽喉,它连接着西域和中原,它是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融会贯通的地方。许多文化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因子,但它却不是各种文化的混合,敦煌有属于它自己的独异而优美的生命。虽然敦煌中记录的历史属于过去,但它却存于永远。
  对敦煌有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后,我对敦煌那些闻所未闻的怪异形象,那些神奇莫测的行为举止,那些异想天开的本领,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幻般的景象充满了向往。冯骥才说: “世界任何传奇的地方,只要去过一次,便不再神奇。但惟有敦煌,当你造访它之后,心里的感觉反倒更神奇。”我因而想身临其境的体会敦煌的神奇之所在,魅力之所在,毕竟 “百闻不如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