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劳动节,我得到一本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这是一本日记。写于1999年9月27日至2000年2月2日,记录的是秋雨先生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
组织者是香港凤凰卫视,名曰“千禧之旅”。意在世纪交替之际进行的一次特殊旅行。他们先后到达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10个国家,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旅行,而是在当今全世界最恐怖的地区穿行,在荒凉、饥饿、劳累、危险中前进,不要说考察文化,就是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一个奇迹。
读着这些在九死一生的壕沟间写成的文字,你不能不一次次被震撼。你感叹于他们的长途跋涉之苦,每天行程几百上千公里,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喝不上干净水,上不了厕所,更可怕的是恐怖常伴左右,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秋雨硬是坚持走完了全程,那一年他应该是52岁。这是对一个人生命力和意志力的检查和考验。
更难得的是秋雨对一路感受的梳理和思考。我常常想,我们不缺少丈量大地的脚步,我们缺少的是梳理思想的目光。秋雨先生在尼泊尔的思索发人深省。几大古代文明为什么无一例外地衰落?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延续不断?如何避免悲剧的再现?我们都能在他的书中找到答案。
了解别人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余秋雨给我上了最生动感人的一课。
一个鼎鼎大名的学者如此能吃苦、敢冒险,为了心中的理想,从不把个人的生命看得过重。这一点,最是让我为之感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