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杂志《知音》上载有的一篇关于袁泉、夏雨爱情故事的文章,心里对袁泉真是羡慕得不行,一个劲地对舍友感叹:这女人真是幸福啊!幸福得不行了!唉,你说咱们咋就没这好命呢?!舍友一面不住地点头,一面痴痴地笑着:人跟人是不一样滴!(偶们宿舍经典口头禅之一)听了,几多无奈。
每次家教回校,经过三明一中门口,总见一对对年轻的孩子们或牵手或近挨着有说有笑地走着,也是万分地羡慕。偶尔与他们目光相遇,彼此善意地微笑着,心里泠泠地添了几分感动和温暖,竟为陌生的他们高兴起来。想起那句美丽的话“在我最美丽的时候,我遇见了谁?”不禁莞尔,不免惆怅。
很多人说女孩子最美丽的年华当在十七八岁时,那时的女孩明亮、剔透,如出水芙蓉般的娇艳。可是,想想自己,问问身边的朋友,却几乎无人认为自己的十七八岁似花开过。那时的我们为了大学梦,整日埋头于书间,徘徊于夜间灯下,是群刻苦奋斗的孩子。我们很年轻,可是,竟“美丽”得连自己都顾不上黯然神伤。我们匆忙地打理着自己,穿着最简便的校服,理着无须照镜子梳理、偶尔两手抓抓便可出门的短发,不涂唇膏,不抹护手霜,就是寒冬也要拢着手、跺着脚在灌满风的走廊边上埋首“故纸堆”。多少年轻的孩子真正关注过自己呢?只记得当年的自己在爱美之心的“作祟”下,偶有稍长时间的照镜子,望着镜中那个灰头土脸、毫无生气的丑小鸭,竟是自卑地把镜子连一颗爱美之心一并打包藏起。
可想而知,那时的我们就更不用提“遇见谁”了。遇见了谁呢?那般年轻的十七八岁,正是懵懂地知道爱情为何物、极端向往浪漫的年华。大多数孩子应该都开始关注身边的异性了吧,渴望了解、渴望接触,却都只是独自淡淡地哀愁着、喜悦着,极少孩子有勇气去打破这般朦胧的情愫。所以,最美丽吗?或许吧?但这份美丽却是那般辜负了年轻,与“遇见”无关。
上了大学后,从升学的桎梏中走出来了,算是彻底地解放了,连带着让一颗天性爱美的心也重见了天日。于是,悄悄地蓄起了中学时代剪短的发,偷偷地买回唇膏、小饰品,又小心翼翼地穿起了美丽的衣裳、套上了低跟的鞋。这般不经意地用心,渐渐地找回了丢失的自信,展开了笑颜,开始靓丽了起来。渐渐地,身边的异性朋友也多了,大家在一块,不再是如前的羞涩无措,也能彼此大方爽朗地说笑着、开心着。某一天,收到了一两封出自男生笔下的信件;又一天,接到了一陌生男孩的电话,尽管惶惶然地暗自高兴,却不知如何作答,于是,明知故问地说:找我有什么事吗?听对方语无伦次地回答着,心下想道:这般没勇气的男生,不结识也罢。于是,果断地说了“拜拜”,骄傲地挂了电话。
日子悠闲而寂寞地过着,某天,心血来潮,翻开了从前的日记,见某一页写满了某个男孩的名字。于是,或触动或莫名地感动了,竟鬼使神差、千方百计地要联系上他。苦苦索求,徒增烦恼、伤心无数,到头来,竟发现当初“爱”上的不过是少女心中假想的“他”。而这个真实的他,竟陌生得连朋友都算不上!所谓的事过境迁,这回倒是真真地体会到了。
偶尔与友人谈及心中美好的对象,首先要求便是“他”是一个真正懂得自己、能理谅自己精神的人。可是,对照友人无数,竟哀哀地自知实际上能够真正知我懂我者乃同性密友。唉,君在何方?觅汝何处?也罢也罢,那么只好挽起同性“老公”、“老婆”的手,双双对对一起吃饭、上课、阅书、购物,一起玩乐,一起分忧,一起寂寞地美丽着了。这不,见袁泉、夏雨这双亲密伴侣,不仅眼羡地谗上一谗。心下亦是委屈万分:我美丽的时候,遇见了谁呢?
如此年轻饱满的人生最好的一段韶华,在我看来,能有一个同样青春光彩四溢的同路人关注着、见证着,是一件多么令人欢欣雀跃的幸事;又是一种多么值得感动感恩的幸福!可惜,我没有这等幸运。所幸的是,遗憾之余,这一路磕磕碰碰走来,却也不沮丧,不泄气,一个人照样过得欢欢喜喜,心安理得,潇洒自在!你想这般美丽短暂的年华,岂可因无人作伴辜负了去?!
青春易逝,容颜易改,只有珍惜年轻岁月,潜心学
习,修身养性,才可保“最美丽”永驻!当年逾
古稀,还能拥有一颗年轻而美丽的心;当笑
颜如年轻时那般展露在爬满皱纹的脸上的
那刻,又有谁不欣赏这样诚挚、温暖而永恒
的美丽呢?
亲爱的朋友,那么,你呢,在你最美丽的时候,你遇见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