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辩论赛最后一场比赛———教育科学系与法政学院代表队的对决中,作为观众,我们看到了一场透着智慧与才气、胆识与大气的精彩辩论。正如杨教授所说,思维敏捷而又运用自如,仿佛达到了一种哲学上的自由境界。教育科学系的辩手代表苗智娴事后坦言,“对阵连续两届冠军的法政学院代表队,我们压力确实很大。但当从四强赛中胜出之后,我们就放平了心态,没有太多地去想最后的结果……”法政学院代表队素来以气势压人,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教育科学系辩手的心态已经放平,所以面对对手强大的气势,他们冷静沉稳,不卑不亢,挥洒自如。从立论陈词到盘问、攻辩、嘉宾提问、自由辩论至总结陈辞,整个过程下来,他们始终秉承着求实进取、稳中求胜的态度。
当问及他们赢得胜利的“秘诀”时,几名队员一致认为是心态好是关键,还有就是要具有良好的台风,辩论中要谨慎、稳重;其次是一定要搜集充足的论据,这样不管对方怎样刁难,都可做到有备无患。回顾初赛到决赛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确实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不管对手是谁,是强还是弱,他们都一贯保持着自己良好的状态,不保守、不张扬。然而台上的飒爽英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台上,也贯穿于台下训练的整个过程中。从五一假期结束后,每天下午七点,他们就开始集中进行训练,包括分析辩题、讨论、收集资料、模拟辩论,每次接手辩题之后的赛前准备都遵循这样一个步骤。脚踏实地,不急不躁,等到上场时,对辩题、材料已了然于胸,运用自如。这其中的辛苦自是不必说,但那种充实感与成就感也是队员们锐意进取的动力所在。
如同一辩梁静同学所说:“这一路走来,我一点点进步,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成长了很多。”通过此次辩论赛,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实力的团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他们的成功经验,他们的气质与个性,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他们赛场上的英姿,更让我们明白到了付出总有回报的真谛。那么让我们也向这些辩论赛场上的“英雄们”学习这种宝贵的精神吧!(岳阳蔡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