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大合唱团”出征青歌赛
在3月15—19日举行的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类决赛上,由我校北洋合唱团的学生和二炮政治部文工团的战士组成的“天大合唱团”凭借精湛的演唱技能和突出的综合素质,在最后一轮的决赛中以96.72分的成绩名列所有参赛队第8名,获得了“优秀奖”;这是我校继“北洋合唱组”在2006年第十二届央视青歌赛上获得组合类“优秀奖”以来,再次在青歌赛的舞台上证明了自己“非凡”的实力。
“天大+二炮” 特殊的组合 不同的反响
“天大合唱团”出征第十三届央视青歌赛是由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选送的,合唱团员中既有我校的学生,又有二炮的战士。大家给这个合唱团起了一个非常有气势的名字——“天大合唱团”。正如合唱团中的一位成员在回答综合素质考核中说的一样:“如果说独唱是张扬个性的话,合唱就是强调一种共性,一种和谐。地方的大学生同部队的战士一起排练合唱,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合作,更是一种人生旅途中的“交响”,一种社会和谐的“大合唱”。‘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天大人”和“‘二炮’人”一道在青歌赛的舞台上挥舞着青春,张扬着个性,彰显着实力,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在全国观众面前唱响了“天大”这一品牌。
“原创+首演” 新颖的形式 精湛的演唱
在青歌赛的合唱决赛上,“天大合唱团”演唱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倾盆大雨》和《火中之舞》三首歌曲。
《春暖花开的时候》是由二炮将军予子与我校学生朱金明共同作词的一首原创歌曲,主题是献给抗击雪灾中的英雄们。这个歌曲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盼望和众志成城抗击冰雪的决心。在比赛现场,合唱团的成员们将音色、力度和情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大家配合默契,打动了现场评委与观众。
《倾盆大雨》是由美国作曲家惠特克创作的著名无伴奏合唱作品。这一作品曾于1993年获得美国合唱指挥联盟举办的“未来作曲家”比赛头奖。我校北洋合唱团曾于2005年在全国首演这部具有新奇合唱音响效果的作品,当时轰动了中国合唱界。
《火中之舞》是由波兰作曲家斯库斯基为纪念美国“9·11”事件而创作完成的。该作品颇具戏剧性冲突,并巧妙地借用了中国蒙古族的“呼麦”唱法来增添了神秘感。由于该作品尚未公开出版,所以经过作曲家亲自授权,“天大合唱团”在这次青歌赛上的演绎成为这一作品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公演。
一首原创、两首首演,“天大合唱团”以新颖的演唱风格、精湛的演唱技巧、贴近实际的思想内容,在青歌赛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超凡的实力。
“短信+帖子”
各方的关注 热切的期盼
在决赛进行期间,特别是每场比赛结果公布后,“天大合唱团”的团员们的手机就会一直响个不停。原来,他们接到了太多的祝贺短信,来自朋友、同学、老师和家人,短信一条接一条,向演出取得成功表示祝贺的,向团员表示问候的,向合唱团表示感谢的,数不胜数……不但是团员们,带队老师的手机也是响个不停,我校艺术教育中心的老师就收到了很多校友的短信。山东校友杨复在短信中写到:“祝贺演出成功,唱得越来越好选”上海校友郁世荣说:“祝贺你们取得佳绩!”上海校友陈立齐说:“歌曲选得很好,声部也很清晰,演员表情自然,祝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上海校友成旦红说:“你们的努力和成绩,我们为之骄傲!”……一条条短信,沟通了赛场内外的情感,连通了师生校友的心,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我校求实BBS上,祝贺、祝福的帖子也是一“楼”接一“楼”;在天大快讯版面上,近200用户同时在线关注并讨论着青歌赛。
最让团员们感动的是,学校领导和二炮首长始终都在关心着合唱团,我校党委书记刘建平、校长龚克每天都会给合唱团发去短信,给团员们打气加油;校党委副书记于立军还两次专程赶到比赛现场,给“天大合唱团”鼓劲。“祝贺成功!请向全体同学和所有老师致以亲切问候!”“望既精益求精又放开胆魄,既不怕失败又敢于胜利!成不骄、挫不馁,不断学习提高,做最好的自己;天大者,不喜小胜更不惧小败!”校领导们的一条条短信鼓舞着“天大合唱团”的每一个成员,大家都能深深地感到:手机中的短信满满的,心中暖暖的……